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養生文化:「多吃酸,少吃苦」夏季養生要側重這幾點!

養生文化:「多吃酸,少吃苦」夏季養生要側重這幾點!

養生文化:「多吃酸,少吃苦」夏季養生要側重這幾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者:王碧輝 山東濟寧市中醫院

夏季伊始,如何養生才利於健康呢?山東省濟寧市中醫院主任醫師王祥生介紹,夏季在五行中對應「心」,因此,夏季養生重在養心。王祥生提醒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調養 增酸減苦

中醫認為「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夏季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所以應多吃酸味食物,如山楂、西紅柿等。少吃苦味食物,但並不代表任何苦味食物都不吃,例如苦菜、苦瓜、蓮子等食物有清心火的作用,很適合夏季食用。

天氣逐漸轉熱,人們容易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多食養心食物如牛奶、豆製品、雞肉、瘦肉、大棗等。另外,夏季降水量增加,濕熱交加,還可多食健脾祛濕的食物如淮山藥、芡實、赤小豆等,以去除身體內濕氣。

晚睡早起 重視午休

入夏以後,自然界的變化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在作息時間上,晚上睡覺時間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順應陰氣的不足,早上應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旺盛。同時要重視睡「子午覺」。

午飯後,人的身體為保證食物的消化吸收,全身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系統,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加上經過一個上午的工作或學習,腦細胞也處於疲勞狀態,故有昏昏欲睡感。通過午睡來進行調節,補償夜間睡眠不足,能使人的大腦和身體各個系統都得到放鬆和休息,更有利於下午、晚上的工作或學習。但午睡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以內為宜。

順應陰陽 避免貪涼

隨著氣候日漸變暖,人體腠理開泄,如果長時間對著電扇吹或久居空調室內,會使寒涼直入身體,使人感到頭昏腦漲、四肢疲乏、精神睏倦,更容易受涼感冒,嚴重者會引起氣管炎、肺炎、關節炎等。所以,要注意顧護身體陽氣,少吹空調、少喝冷飲,養陽的重點就是「勿貪涼」。

情志養生 重視靜養

養生文化:「多吃酸,少吃苦」夏季養生要側重這幾點!

立夏以後,天氣轉熱,人的心神易受到擾動,出現心神不寧。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所以要特別重視「靜養」。尤其是老年人,要做到「戒怒戒躁」,要保持心情舒暢,切忌大喜大怒,不可有過激之處,應該保持愉快的情緒,安閑自樂、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平時可多做靜一些的文體活動,如繪畫、釣魚、書法、下棋、種花、聽輕音樂等。

藥茶按摩 養心護心

推薦幾款具有清熱解暑、養心安神作用的藥茶。如荷葉和蓮子芯適量泡水,能夠養心益智、清心火、解暑熱;西洋參6片、麥冬10粒,開水浸泡代茶飲,適合暑熱所致的神疲虛弱乏力、頭暈、口渴、汗多者;對於心火上炎所致的心煩失眠、口腔潰瘍,可用蓮子6克、梔子6克、酸棗仁6克,開水浸泡代茶飲,有清心除煩安神之效。

經常按摩有養心護心作用的穴位,如勞宮穴,有清心火、除濕熱、涼血息風、理氣和胃、鎮靜安神之功。內關穴能夠緩解心悸、胸悶、胸痛,起到養心通血脈的作用。

轉自:首都中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這個巧妙的方法是教育的大原則
傳統文化:最美不過《詩經》,30句道盡人生百年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