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NASA模擬隕石災難,即使提前8年預警可能也無法避免災難

NASA模擬隕石災難,即使提前8年預警可能也無法避免災難

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有很多的小型天體。它們有的只有小石塊那麼大,有的則可能有數十公里的直徑。這些小型天體同樣有著自己的軌道,因此我們稱之為小行星。但是它們由於質量很小,因此很容易受到其他行星的引力影響。當它們過於接近某個行星的時候就可能發生撞擊。

在地球剛形成的時候也經歷了大量的撞擊。但是當地月系統逐漸穩定之後,月球幫地球擋住了大量的撞擊。從月球上的隕石坑上我們就能看出來。來到地球附近的小行星是很多的。當質量較大的小行星撞上地球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搞死地球上大量的物種。我們能考證的大滅絕事件很多都是小行星引起的。

為了防止我們像恐龍一樣被小行星從地球上抹去。NASA早早的開始了小行星的監測活動。人們對軌道靠近地球1000萬千米的小行星進行了廣泛的監測,並且評估它們可能的撞擊概率。但是人類目前並不能對所有小行星進行預警。今年初來到白令海的那個巨型流星就沒有被發現,直到它快進入大氣才被NASA的衛星拍到。不過那邊海域很少有人和船隻經過,因此並沒有造成什麼損失。但是這證明了,人類對抗小行星並沒有什麼好辦法。日前NASA就曾對小行星撞擊進行了推演,專家發現,即使提前8年做出預警,也無法100%的避免災難發生。

當人們提前8年發現一個極有可能撞擊的小行星時。全世界必須統一行動,在3年之內建造一個專門的探測器來到這個靠近地球的小行星,然後將最精確的數據傳回地球。事實上我們目前並不能保證探測器能夠完美登陸小行星,因此我們至少需要有1~2個備用的探測器。另一方面,對於那些質量較大的小行星,我們並不能用核彈,因為它會將小行星炸成幾個大塊。這將造成更大的災難。

目前NASA認為唯一可行的方案只有對小行星一個點進行多次撞擊,最終使其減速,當它的速度發生變化時,軌道就會發生變化,只要它離得夠遠,那麼只要一個輕微的變化,它就能擦過地球。但是這種方案人們從來沒有試過,NASA也並不能保證100%奏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4小時探索 的精彩文章:

別亂用棉棒清理耳朵!它會引起腦部病變,甚至是失憶
探月並非那麼容易,以色列探月設備在登陸月球時墜毀

TAG:24小時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