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菜中毒王」竟是它!立夏後正大量上市,如何辨它有沒有「毒」?

「菜中毒王」竟是它!立夏後正大量上市,如何辨它有沒有「毒」?

俗話說「春吃芽、夏吃瓜」。立夏過後,各種瓜果蔬菜也陸續上市了。炎炎夏日,吃點瓜果清熱消暑,養生又美味。

但是,您千萬要小心看清楚了!在這一堆養生瓜果里,可能就藏了一個「菜中毒王」,也許就被您帶回家了~

「菜中毒王」竟是它

真人案例

因為一鍋瓠子,一家三口被毒倒險些丟命

江蘇一家江女士一家三口,吃了一鍋瓠子上吐下瀉,92歲的老母親還險些休克。

原來江女士一家吃瓠子時有苦味,但是沒捨得扔,都吃了下去。才有了被「毒」倒,險些丟命的嚴重後果。

瓠子有「毒」?

瓠子是葫蘆的一種,和西葫蘆長得很像。幼果味清淡,品質柔嫩,適於煮食。

《詩經》記載:瓠瓜是可消腫結、潤肌膚的藥用瓜菜。是民間夏令常吃的佳肴。

但是!專家提醒:

好的新鮮的瓠子是可以吃的。但是像上文中江女士一家,吃的瓠子已經變質、變苦、「有毒」了,千萬不能吃!

瓠子含有一種植物毒素———鹼糖甙毒素。新鮮的瓠子里比較少、微量的生物鹼,食用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買來後冰箱放的時間長了,或者瓠子本身已經變質了,糖苷生物鹼的含量就會集聚。

且這種毒素加熱後也不易被破壞,誤食後可引起食物中毒。

誤食苦瓠瓜數小時後,輕度中毒者會出現口乾、頭昏、噁心、乏力、嗜睡的癥狀;重度中毒表現為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便帶膿血等,嚴重的會有生命危險。

專家提醒: 不僅是瓠子,還有茄類植物,如茄子、辣椒等,也要新鮮的吃,放的時間長了也不要吃了!

如何辨別瓠子有沒有「毒」?

變質瓠子那麼危險,日常生活中如何來辨別,以避免吃到「有毒」的瓠子呢?

謝醫師教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瓠子切開後,舔一下,有苦味的就是不能吃的。

注意:稍微舔一下,只會碰到及其微量的生物鹼,是安全的。

還有烹煮後吃起來明顯有苦味的,也趕緊倒了吧~

葫蘆這樣吃,清熱利水消腫

我們說變質了的苦瓠子「有毒」,千萬不能吃!但大家不能一棒子打死了所有的葫蘆類瓜果。

我們平時俗稱葫蘆的有好多種,最常見的有瓠子和西葫蘆。瓠子爬蔓生長,多呈長頸形,而西葫蘆不爬蔓,呈直桶形或圓形。

中醫講,葫蘆味甘,性偏涼。有利水消腫、清熱止渴的功效。

葫蘆吃對了,長壽

養生堂曾採訪過一位百歲老人王蘭香,就十分喜歡吃葫蘆。專家還給了一個葫蘆瓜的養生方,正適合現在食用。

【製作】鮮葫蘆加鮮竹葉心,用5:1的比例煮水。

【作用】能清除心中煩悶,治療輕度口舌生瘡。

【適宜人群】陰虛火旺的人,不適合使用該食療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養生頭條 的精彩文章:

菌菇加一寶,「黃金搭配」好處多,補鈣、益智、護腸胃
口臭並不全怪口,也可能是這些疾病在作怪!4種食物幫你找回清新

TAG:每日養生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