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5首次曝光夥伴加油,比西方同類系統更強!

殲15首次曝光夥伴加油,比西方同類系統更強!

我們不生產燃油,我們只是燃油的搬運工,快速精準的夥伴加油就在第993期《每日點兵》節目,我是大家的好機友諸葛兵!

沒錯!咱們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前段時間我軍殲15戰鬥機夥伴加油的驚喜。央視軍事頻道報道,解放軍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部,在渤海連續組織殲-15艦載戰鬥機空中加受油訓練。與以往的空中加油科目不同,這次採用了全新的夥伴加油方式。這也是軍方首次公開證實,中國海軍艦載航空兵具備夥伴加油能力。官宣實錘!對於殲15夥伴加油的事兒,自打飛鯊上艦後的幾年間,大家的討論就沒斷過。按照我軍「悶聲發大財」的優良傳統,如今姍姍來遲的官宣,恐怕意味著這項技術,早被艦載機部隊盤的服服帖帖啦!

夥伴加油技術,相比廣為人知的空中加油很少見。其實所謂的夥伴就是「好機友」,也就是同型飛機之間,通過加掛加油吊艙來實現的空中加油。當然即便是異型機,只要是非專業加油機執行的,都被稱作夥伴加油。

實際上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空中加油,就是一次夥伴加油。1923年美國陸軍航空隊利用兩架DH-4B型飛機上進行了空中加油實驗。上方的飛機上垂下一根軟管,後面飛機的后座飛行員抓住軟管,把它接在自己的油箱上。這次簡單粗暴的實驗,開啟了空中加油的科技樹。

如今,夥伴加油技術更多的受到了海軍航母編隊的青睞。傳統大型專用加油機雖然具有航程遠,載油多的優勢。然而巨大的體積讓寸土寸金的航母無法搭載。航母本身帶有很多作戰飛機,這些飛機隨編隊赴遠洋進行作戰的時候,大型加油機也無法隨時跟進。而在戰時,航母編隊經常需要深入敵方領海、領空作戰,即便使用大型加油機,也極有可能成為敵機的活靶子。而以艦載機為基礎的夥伴加油機雖然油量有限,但能很好地適應航母環境,跟隨航母行動。當作戰飛機需要時便可升空為其加油,提高效率。同時由於改裝加油機和原來戰機飛行性能相似,在加油操控時也更為方便安全,姿態要求更寬鬆,降低了空中加油難度。作為一個「奶媽」能加油體積還很小巧靈活,嗯,加油機界的「奶油小生」沒跑了!

而當今世界奶油小生,玩的最6的,那非美國海軍莫屬啦!上個世紀中葉起,美軍就開始部署夥伴加油機,比如在攻擊機A6A(入侵者)的基礎上,研發了專職加油的KA6加油機,平均每個中隊配備3-5架來滿足實際作戰需求。KA6退役後,開始使用S-3(維京人)反潛機兼職當加油機,後來維京人也退役了。物色新「奶媽」成為當務之急,(美海軍,思考狀)「選誰好呢?嗯......」。(超級大黃蜂)「你們都看我幹嘛!」 於是超級大黃蜂成為了海軍新一代「奶媽」,其內部燃料比大黃蜂增加了33%,航程更是增加了41%。至於老版本的大黃蜂(@馬潤),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了。

在執行夥伴加油任務時,超級大黃蜂除了需要攜帶配備有加油軟管的夥伴加油吊艙外,還需要攜帶四個副油箱以提供更多的燃料,即所謂的「五濕」(five wet)配置。實際上回顧超級大黃蜂的「職業生涯」,其用於夥伴加油的兼職時間至少佔到了20%-30%。這也為超級大黃蜂「過勞死」埋下了伏筆。由於每天都需要頻繁的執行重載的夥伴加油任務,導致超級大黃蜂的機體壽命急劇縮短,很多已經達到壽命延長計劃(SLEP)規定的6000小時,如今美軍為了延長機體壽命,除非必要否則不會採用「五濕」配置執行任務。畢竟天天背著5個沉重的油箱又蹦又跳的,換誰時間長了也要腰肌勞損啊!

那為啥海軍在機體損耗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每天還要進行這麼多的夥伴加油呢?其實這主要和海軍航空兵本身的限制有很大關係。我們常說航母降落是「刀尖上的舞蹈」,因此降落失敗觸艦復飛是常事。美軍 「觸艦復飛」的概率白天一般為5%,夜間高達12-15%。根據美國艦載航空兵作戰條例,如果一架艦載戰鬥機在連續3次著艦失敗時,就需要進行夥伴加油,以確保其燃料足夠進行降落。所以啊,如果說空軍的空中加油,是為戰機擴大打擊距離而錦上添花的話。那麼艦載機的夥伴加油,就是為了保護隊友降落安全的雪中送炭啦!可以說夥伴加油是確保艦載機降落安全的必要條件之一。如今我國掌握了夥伴加油技術,意味著我國海軍航空兵的起降將擁有更加安全的技術保障。

雖然從技術上說夥伴加油屬於軟管加油這個大類別,但其內部也有兩大流派:乾式加油和濕式加油。兩種加油吊艙的最大區別在於加油吊艙內部是否儲存有燃料。殲15選擇的是與俄羅斯UPAZ類似的乾式加油吊艙。俄空軍的伊爾-78加油機就採用的該吊艙。UPAZ自身雖然不攜帶燃油,但它供油速度,在全球軟管式加油吊艙中處於領先水平。UPAZ每分鐘可輸油2300升(約等於1.78噸),僅需約5分鐘便能給一架重型戰鬥機(蘇27系列)加滿油。西方國家使用的是內部可攜帶一定燃料的濕式加油吊艙,美軍超級大黃蜂上使用的就是科巴姆31-301系列的濕式加油吊艙,除了燃料傳輸和液壓泵,還包含有1135升(約300加侖)的燃料,雖然體積較小,但每分鐘只能輸油832升約為乾式加油的三分之一。因此乾式加油吊艙在加油速率上要遠遠領先於濕式吊艙。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美軍為了解決F18加油不給力的問題,已經將MQ-25A無人機項目由「艦載無人空中監視與打擊系統」(UCLASS)變更為「艦載空中加油系統」(CBARS)。

2016年7月,美軍將該項目命名為MQ-25A「黃貂魚」無人機,其首要功能是進行夥伴加油,以減輕超級大黃蜂目前所執行的加油任務壓力。預計未來MQ-25A無人機可負載13.6噸(15000磅)燃油從航母甲板起飛,在距航母500海里(926千米)的空域活動。至此,美軍夥伴加油機正式邁入無人機時代。當然我們也不必眼紅,去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我國最新一代的彩虹7,航空專家王永志曾經明確表示,這款飛機在設計時考慮了上艦的要素。如果有需要的話,在彩虹7的構型基礎上,完全可以按照艦載無人加油機設計需求去升級和改進,研製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艦載無人加油機。

當然掌握夥伴加油技術,並不意味著我們能一步登天比肩世界一流海軍。面對航母強國我們的差距還是有的,但是騷年我們的目標可是星辰大海,麻煩目光長遠一點,這不過是我們的一小步。俗話常說十年空軍百年海軍,我們軍迷能做的就是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勵,和我們的海軍一起成長,相信我,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面呢!

微信搜索「諸葛兵」或「dianbing18」,關注公眾號,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諸葛兵 的精彩文章:

五四100年,蔡徐坤被評「新青年代表」!網友已經炸鍋了……
殲-20版「食猴鷹」走紅,這張又酷又凶的鷹臉上都長了啥?

TAG:諸葛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