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半年,我找險資LP募資,處處碰壁

這半年,我找險資LP募資,處處碰壁

被寄予厚望的險資「活水」,遲遲還沒到來。

看著希望一點一點消逝,中小基金難掩失落。一家深圳VC機構的創始合伙人,管理著數十億的資金,自春節以來跑了好幾趟上海,每次都拜訪幾家險資公司,但出資這個事情還沒有一點眉目。

「年初跟同行進行交流,大家開始對險資抱有一些希望,所以公司在規劃新基金的時候,想著嘗試尋求險資LP的合作。」該機構IR坦言,「通過這幾個月的接觸,處處碰壁,感覺險資的錢太難拿了」。

其實,聊起與險資LP打交道的經歷,IR們似乎有滿腹苦水。「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險資開放股權投資的聲音越來越強烈,但感覺門檻也越來越高,我們的基金原本都談好了,至今還是沒有拿到錢。」一位來自上海VC機構的IR無奈地表示。


現實打破GP幻想:目前險資LP,可望不可及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險資進入股權投資行業的利好政策接連不斷,一度令VC/PE振奮。

然後幾個月過去了,當創投機構真正去接觸險資公司,才發現情況並未如想像那般樂觀。正如IR們所言,在募資寒冬下,股權投資並沒有如約迎來險資的馳援。

而眾多創投機構錯失險資的原因是,卡在了在管資產規模30億這一關上。「原本我們母公司和各地子公司的在管資產規模超過30億,但後來保險公司要求不能計入子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我們就不達標了。」一位IR說。

事實上,很多GP都面臨著同樣的難題。這一問題源於中國銀保監會在2018年10月26日發布的《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股權辦法》)一文,該文是對此前的《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進行修訂,並開始公開徵求意見。

《股權辦法》中提到,險資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資機構應該符合十項條件,其中兩項分別是註冊資本或者認繳資本不低於1億元、管理資產餘額不低於30億元(中國境內以人民幣計價的實際到賬資金和形成的資產)。

但是,《股權辦法》並沒有明確「管理資產餘額」的統計標準,這讓保險機構在投資中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大家很疑惑,這是僅能統計私募基金管理人名下登記(以基金業協會備案為準)的私募投資基金,還是可以包括該私募基金管理人實際控制的其他主體名下所管理的資產餘額的合計呢?」

此前,保險公司普遍是把股權投資基金公司極其子公司的管理資產餘額全部計算在內。值得一提的是,美元基金也被明確排除在統計範圍之外,雙GP基金同樣不符合險資投資標準。如此以來,中小型GP找到險資LP的希望就愈加渺茫了。


坐辦公室等著GP上門,大GP好難選

跟GP相比,保險資管投資人最為憂慮的是缺乏市場化的投資能力。

選大不選小,是險資在選擇GP時採取的的一個普遍法則。 「保險公司在選擇GP時,往往會選擇行業排名前二十的GP。」之前,一位小型GP投資人談到幾次謀求和險資合作而無果時曾表示。

王強之前在投資機構做投資經理,後來進入到保險資管公司做股權投資。這段職業轉變,影響了他最初的心態——簡單地說,感覺自己「地位發生了變化」。從以前滿世界找項目到現在坐在辦公室就有人來談合作,他說做投資輕鬆了很多。不過,王強說因為做過GP,所以理解GP的苦。

對於險資而言,最大的痛苦是如何優中選優。「清科排名前二十的機構,比如紅杉、IDG哪個不是優秀的GP,但是我們能選的只有那麼幾家,該怎麼選,這是個大難題。」王強說。

其實,小型GP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王強直言,他們在選擇GP時會堅持三種邏輯:一種是關係型,如果這個機構資源背景深厚,可以投;一種是綜合型,比如很多大型機構覆蓋面非常廣,基金業績也比較好;第三種是專業型,在某一特定領域非常專註,比如醫療類基金。

不過,出於對當期收益的要求,這決定了險資對投資小型GP會更加謹慎。靳海濤曾表示:「一般的創投基金難以滿足保險資金對當期收益考核的要求,我們必須針對這些問題找到解決辦法。」

「IRR基本要保證在15%以上」,17萬億保險資金何去何從?

在險資的資產配置中,股權投資一直出於「邊緣」的角色,佔比非常低。近年來,保費規模在不斷膨脹,保險資金投資餘額也持續增長,從2004年的0.57萬億元增至2017年底額16.41萬億元,累計增幅超29倍。

其中,大部分險資都投向了股票、債券市場。國內某大型保險公司資產規模達13000億,其中投資股權的資金不到300億。不過,隨著險資盤子變大,保險資金參與另類投資的比例有所提升,從2014年的23.76%提高到2018年8月的38.62%。

從監管高層到保險行業人士,越來越多的人呼籲險資加大股權投資的力度。泰康保險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投資官段國聖曾表示,保險資金,應該在整個社會的股權投資和項目投資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應該發揮保險資金在長期股權投資和效應投資中間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充當資本,因為我們的資金很長,特別是壽險資金。」 段國聖說。期限長、資金規模大、議價能力強,是保險資金參與股權投資的三大明顯優勢。

受2018年國內資本市場整體震蕩下行的影響,五大上市險企權益投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導致整體投資收益承壓。在此背景下,險資藉助股權投資實現收益穩定的必要性更加突出。

「我們所投項目的IRR基本要保證在15%以上。」一位保險公司負責醫療領域直投的股權投資經理表示,「其他大類資產配置回報也在6%到8%左右,險資做股權投資一方面求穩,但也要追求更高的回報。」

推動險資進入股權投資市場的風向越來越明顯。2019年1月29日,中國銀保監會下發文件,簡化了保險機構發起設立的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的審批流程,從即日起,保險資管類機構發起設立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保險資管協會)辦理註冊工作。

而東方富海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陳瑋也曾撰文表示,要真正推動中國經濟轉型,促進「雙創」發展,就必須逐步用「長錢」替換「短錢」,力爭使機構投資者佔比超過50%,而方法之一就是出台相關政策,引導、擴大保險資金等進入創業投資的比例。

只是,險資何時才能常態化進入VC/PE行業呢?

(文中王強為化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小遊戲陷版號恐慌
Uber IPO在即,CEO頭疼不斷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