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誰能拯救江淮,蔚來 or 大眾?

誰能拯救江淮,蔚來 or 大眾?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5 月 5 日,一則來自北京生態環境局的公告,將正處於業績斷崖式下滑、凈利潤首現負數的江淮汽車(600418,SH)再次推向輿論的頂端。

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的公告顯示,擬對江淮汽車涉嫌機動車生產企業對污染控制裝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的行為進行重大處罰舉行聽證。

對此,江淮汽車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指出的涉嫌冒充排放檢驗的合格產品問題主要集中在江淮商用車的貨車上,具體處罰與否,還需等聽證會結果最後公布。

屋漏偏逢連夜雨!江淮汽車不僅因排放問題被相關主管部門 " 盯上 ",在日前公告披露的 2018 年年度報告和 2019 年第一季度報告均顯示,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呈現下滑。其中,2018 年江淮汽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虧損 7.86 億元,成為江淮汽車登陸資本市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江淮汽車在公告中解釋稱,凈利潤下滑主要受宏觀經濟下行、汽車行業增長多年來首次轉負等原因影響。

從最早的傳統商用車,到向乘用車轉型,再到發展新能源汽車,江淮汽車一直在尋找自己的方向。但現實總是殘酷的,江淮汽車的轉型之路並不平坦。

貨車嫌疑最大

事實上,關於擬對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涉嫌機動車生產企業對污染控制裝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的行為進行重大處罰一案的聽證公告於 3 月 29 日就在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官網進行了公示,原定聽證舉行日期為 4 月 15 日。

此次是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一則延期公告。根據此次公告內容,因當事人江淮汽車主動申請,把原定於 4 月 15 日舉辦的聽證會,延期至 5 月 16 日。

據了解,目前,江淮汽車相關部門還在配合主管部門對 " 排放造假 " 事件進行調查。上述江淮汽車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此次被 " 點名 " 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江淮汽車銷售的貨車上,對乘用車銷售沒有關係。" 至於是否會對江淮汽車當前發展造成影響,還需等待聽證結果。"

當然,這並不是江淮汽車第一次被質疑存在 " 排放造假 " 問題。2014 年,在部分地區率先實施國四排放標準之時,江淮旗下重卡就被央視《焦點訪談》曝光,稱其通過修改車輛合格證上發動機的型號和編碼,以國三冒充國四。

儘管江淮汽車方面對該事進行了澄清,稱央視曝光的 " 排放造假 " 行為系經銷商所為,將嚴格管理銷售渠道。但《焦點訪談》調查認為,這種排放造假沒有廠商的配合是做不成的。

不過,對於此次聽證會的結果,江淮方面卻表現得很坦然。據了解,屆時,江淮汽車將安排相關技術人員參加聽證會,並對公告中指出的涉嫌造假相關問題進行逐一說明。

" 據我了解,公司不存在排放造假問題。" 上述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過是否會被罰或被罰多少,一切需等聽證會結束才知曉。

高管降薪難止跌

2018 年江淮汽車全年業績首次出現虧損。

江淮汽車 2018 年年報顯示,在 2018 年度報告期內,江淮實現營業收入約 500.92 億元,同比增長 1.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虧損 7.86 億元,同比下降 282.02%。

凈利潤下滑,與銷量下滑密不可分。2018 年江淮汽車銷售各類整車及底盤約 46.24 萬輛,同比下降 9.48%。

江淮汽車 2017 年業績下滑時,曾效仿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和總裁王鳳英的自罰方式,在公司內部實行降薪。江淮汽車曾在 2017 年年報中描述稱," 由於公司業績下滑,公司經營團隊進行了降薪,其中董事、高管團隊平均降幅 50%,以強化經營團隊的責任擔當。"

但降薪並沒有使江淮汽車的業績止跌回升。江淮汽車 2019 年一季度報告顯示,1-3 月,江淮汽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 0.65 億元,同比下降 69.13%。

對於虧損的原因,江淮汽車曾在《2019 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中》中解釋稱,主要是由於非經常性損益政府補助減少所致。今年一季度,江淮汽車政府補助較上年同期減少約 3.25 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後,江淮汽車今年一季度業績預計較上年同期增加 1.22 億元左右,同比增加約 79%。

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補貼對江淮汽車全年業績表現影響頗大。江淮汽車 2014 年 ~2018 年財報顯示,其近五年凈利潤分別約為 5.29 億、8.58 億、11.62 億、4.32 億及 -7.86 億元。在這五年中,江淮汽車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約為 2.62 億元、3.48 億元、4.11 億元和 6.02 億元、12.78 億元。

" 江淮汽車的興旺與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緊密相關。隨著新能源補貼逐漸退出,江淮也將面臨巨大挑戰。" 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轉型不順拖累業績

江淮困境與其轉型戰略不無關係。

2001 年,瑞風商務車下線,拉開了江淮汽車 " 商轉乘 " 的序幕。隨後在 2004 年,江淮汽車正式提出 " 商轉乘 " 發展戰略,之後又確立了 " 商乘並舉 " 的發展戰略目標。

在賈新光看來,江淮汽車在採取 " 商乘並舉 " 發展戰略時,未能清晰地將其發展商用車的市場定位與發展乘用車的戰略定位區分開來,這給江淮汽車向乘用車轉型造成了一定阻礙。

從 2017 年開始,江淮乘用車銷量開始急轉而下。當年,江淮乘用車銷量約為 22.22 萬輛,同比下滑 39.51%;2018 年銷量約為 19.75 萬輛,同比下滑 11.12%。今年一季度,江淮乘用車銷量僅為 4.83 萬輛,同比下滑 13.61%。

對此,上述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面對當前的困境,江淮汽車正在加快對旗下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將推出更多適合市場需求的車型。

汽車分析師顏景輝認為," 與競品相比,江淮汽車打造的產品技術特性和價格特性都不夠明顯,不能更好地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賈新光則認為,江淮汽車轉型不順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對產品核心技術的掌握和品牌戰略定位不清晰。

當然,除了在乘用車市場受挫外,江淮在新能源市場也遭遇困境。2016 年前,江淮先後推出包括 iEV3、iEV4、iEV5 等多款純電動車型,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在 2016 年江淮欲借 iEV6S 大幹一場時,一連串的突發事故讓其措手不及,其中包括 iEV 系列車型多起起火事件以及三星 SDI 未能進入工信部公布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企業目錄等。

因江淮 iEV6S 採用的是韓國三星 SDI 電池,致使 iEV6S 因不能獲得財政補貼而庫存高企,開始轉向預訂式生產,這使得江淮汽車錯失了進一步搶佔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先機。

" 江淮汽車推出的車型均主打『親民』路線,尤其是 10 萬元以下的 A00 級新能源汽車。但與 A00 級新能源汽車早期受市場歡迎不同,在消費升級大潮下,這類低端車型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江淮汽車急需向中高端車型轉變。" 能源基金會交通項目主任龔慧明對記者說。

數據顯示,今年 1-3 月,江淮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累計約 1.12 萬輛,排名同期國內新能源乘用車企銷量第六位,已被第一梯隊的比亞迪、北汽新能源遠遠甩在身後。

與蔚來牽手的風險

事實上,江淮汽車向中高端品牌轉型的意識早於北汽新能源,與蔚來汽車合作就是一個例子。2016 年江淮與蔚來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預計整體合作規模約 100 億元,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合作。

為了打造蔚來汽車的產品質量,江淮也是不惜重金。據記者了解,江淮汽車計劃為江淮蔚來工廠總計投資 23.73 億元。截止到 2018 年年底,這一投資金額已累計超 18.24 億元。

" 這個工廠是由江淮單獨投資的。" 一位接近江淮汽車的人士曾向記者透露," 儘管新工廠對外是江淮汽車與蔚來的合作項目,但主導權掌握在江淮手上,蔚來只是在建設過程中提供指導意見。"

截止到 3 月底,蔚來汽車 ES8 累計銷量超 1.5 萬輛,而江淮蔚來工廠的年產能為 10 萬輛,雖然蔚來第二款量產車型 ES6 也已確定由江淮代工,但從銷量預期來看,江淮蔚來工廠仍面臨產能過剩風險,該工廠何時能有投資收益仍是未知。

" 江淮汽車想藉助『代工』來改變品牌形象很難,代工只是汽車界的『富士康』。" 顏景輝對記者說,代工生產只能是江淮汽車充分利用其空閑產能,尋求資源最大化利用的一種方式。

更令外界擔憂的是,蔚來汽車除了與江淮汽車達成合作外,還分別於與長安汽車、廣汽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並分別成立了合資公司。這意味著,蔚來汽車未來的量產車型將有可能在這兩個合資公司中生產。

大眾才是 " 拯救者 "?

" 與大眾建立合資公司,有可能是江淮汽車實現品牌升級的一個契機。" 龔慧明對記者說。

日前,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網站對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眾中國)與江淮汽車的江淮大眾項目工廠建設項目進行了公示。公示信息顯示,大眾江淮項目投產後,預計年產 10 萬輛純電動乘用車,新工廠預計將於 2020 年 6 月正式建成,未來將投產 A0 級 SUV、A 級 SUV 和 A 級 MPV 三款純電動車型。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近期 " 江淮大眾將調整合資股比 " 的傳聞,又令江淮汽車陷入被動。雖然江淮汽車連續發布澄清公告,但業內始終有人認為," 大眾汽車 CEO 迪斯在年會上的股比調整表態更多是指江淮大眾項目,股比調整有可能會率先在江淮大眾項目上有所進展 "。

事實上,即便江淮大眾合資公司仍保持 50 對 50 股比,該項目是否能挽救困境中的江淮仍有疑問。" 儘管江淮汽車希望藉助於大眾及西雅特的合作來鞏固自身在新能源領域的優勢,但長期來看,西雅特為大眾下屬的中低端品牌,與江淮汽車合作後對江淮汽車產品力的提升有限。" 中金公司(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分析稱。

" 與大眾汽車建立合資公司是單獨開發一個平台或一款車型,這並不利於江淮汽車對現有技術的提升。" 賈新光認為,目前,江淮汽車需要提升的是中高端乘用車(包括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只有掌握核心技術,再加上清晰的品牌定位,江淮才能掌握贏得未來市場的主動權。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連馬雲都持股的安恆信息衝擊科創板了
蘇寧卞農出訪可口可樂 共同密謀了什麼?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