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現代與傳統、極簡與繁複中微妙的平衡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現代與傳統、極簡與繁複中微妙的平衡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位於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是貝聿銘先生博物館設計的封山之作,也是集其大成之作。如果說盧浮宮東館的設計開拓了現代建築的設計語言與手法,那麼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設計則更上一層,找到了現代與傳統、極簡與繁複等等對立面中微妙的平衡點。

延綿而上的坡地連接起城市與位於二層的建築入口,兩側列植的棕櫚樹投下陰影,驅散了炙熱夏季陽光帶來的躁動不安。受到已歷經千年風沙洗禮的開羅艾哈邁德·伊本·圖倫清真寺啟發,貝聿銘筆下的這座建築彷彿一尊雋永的雕塑。但同時,又在形式、材料與建築語言上與卡達文化本源遙相呼應。在外,法國石灰岩樸素低調,而交錯相切的幾何體量在陽光與燈光的映照下產生了萬千種變化,光與影成為了空間的主角。在內,極高的完成度與後期維護質量讓空間一如最初設想般純凈、清晰、井然有序,使得建築本身也成為了一件讓人流連忘返的藝術品。建築的平面一反現代建築的原則,看似絕對對稱;漫步其中可以看到樓梯、門洞、吊燈、天花鑲板甚至玻璃扶手接縫等等各種元素的中線對齊。然而,在屋頂的下側,作為支撐結構的三角形牆體與柱子在不同高度上相接,又輕鬆地打破了絕對對稱,激活了空間。而諸如地板上裝飾性的圖案、環形吊燈的細部設計、屋頂燈光與廊橋則是伊斯蘭傳統元素的現代演繹。穿行在如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一般的偉大建築中,沉浸式的空間體驗似乎比參觀層層防護後的展品更有衝擊力,讓傳統文化真正深入人心。從這個角度而言,貝聿銘的設計成為了東西方文化的橋樑,超越了任務書中簡單的指標,也超越了建築師傳統意義上的職責所在。

▼ 兩側列植的棕櫚樹投下陰影,驅散了炙熱夏季陽光帶來的躁動不安

現代與傳統、極簡與繁複中微妙的平衡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 建築彷彿一尊雋永的雕塑

現代與傳統、極簡與繁複中微妙的平衡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 法國石灰岩樸素低調,而交錯相切的幾何體量在陽光與燈光的映照下產生了萬千種變化

現代與傳統、極簡與繁複中微妙的平衡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 如圖紙般嚴格對稱的空間

現代與傳統、極簡與繁複中微妙的平衡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現代與傳統、極簡與繁複中微妙的平衡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現代與傳統、極簡與繁複中微妙的平衡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現代與傳統、極簡與繁複中微妙的平衡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 作為支撐結構的三角形牆體與柱子在不同高度上相接,打破了嚴謹的氛圍

現代與傳統、極簡與繁複中微妙的平衡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 夜景,建築與城市遙相呼應

現代與傳統、極簡與繁複中微妙的平衡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 夜景,光與影成為了空間的主角

現代與傳統、極簡與繁複中微妙的平衡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