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虎符既然有調兵遣將的權利,卻為何沒有人能夠仿造呢?

虎符既然有調兵遣將的權利,卻為何沒有人能夠仿造呢?

李白在其《俠客行》中讚美了「千秋二壯士」——朱亥和侯嬴,他們便是著名歷史典故「竊符救趙」中的兩位關鍵人物。大家都知道,虎符是自先秦至漢朝之間用來調動軍隊的信物,那麼,虎符既然能給人帶來這麼大的權利,信陵君為何還要「竊符」而不是之間仿製一個呢?

據說,虎符乃是姜子牙發明的,其形狀大多為虎形並且一分為二,後來形制又越來越複雜,虎符的形制是國家最高機密,要做到真正的「符合」只能是擁有真正的虎符。

虎符既然有調兵遣將的權利,卻為何沒有人能夠仿造呢?

第一、兩半虎符均有子母扣,我們從出土文物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並且虎符的樣式和材質多種多樣。並且,除了虎符之外,中國歷史上還有「龜符」、「魚符」、「兔符」等等(唐朝張鷟在其《朝野僉載》中記載:「漢發兵用銅虎符。及唐初,為銀兔符。至偽周,武姓也,玄武,龜也,又以銅為龜符」)。

虎符既然有調兵遣將的權利,卻為何沒有人能夠仿造呢?

第二、兩半虎符均刻有有特定的文字,比如著名的「杜虎符」長度僅有9.5厘米,高度僅有4.4厘米,上面卻密密麻麻地刻有錯金銘文九行四十字!虎符銘文的內容一般包含以下3個方面:1、聲明此物為法定虎符(比如杜虎符中刻有「兵甲之符」四字);2、聲明此物歸誰所有(杜虎符中刻有「右才(在)君,左在杜」,杜即秦國的一個地名,杜虎符的調兵權力僅限於此地);3、聲明此物在何時可以使用(新郪虎符中刻有「凡興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雖毋會符,行毆」)。

虎符既然有調兵遣將的權利,卻為何沒有人能夠仿造呢?

第三、不同地區的軍隊需要不同的虎符才能調動,就像上文中所提到的「杜虎符」,只能夠調動秦朝「杜」地的部隊,這個虎符其中的一半在秦國國君手中,另一半在杜地的軍事首長手中。新郪虎符、陽陵虎符、東郡虎符也僅能調動新郪、陽陵、東郡的部隊。

虎符既然有調兵遣將的權利,卻為何沒有人能夠仿造呢?

第四、並非能夠拿到虎符就有權利調動軍隊,因為皇帝(或君王)要發兵的時候除了派使者帶著虎符找到相應的軍事首長之外,還需要帶著皇帝的璽書或詔書才行,到了漢代,更是又增加了「節」和「羽檄」等作為憑證。

另外,擁有虎符便擁有了調動軍隊的權利,所以虎符的形制和存放都是整個國家的最高機密,而仿製或者冒用虎符的罪名更是讓人難以承受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通論 的精彩文章:

漢武帝晚年立幼子劉弗陵為太子,為何同時要殺了劉弗陵的母親?
古代戰爭中真的存在兩軍大將先出陣單挑,然後再正式交戰的事例嗎

TAG:國史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