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小烏梅,大有用

小烏梅,大有用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 魯文茹



「梅葉未藏禽,梅子青可摘」,提起梅,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烏梅是一味應用廣泛的葯食同源中藥,除了好吃、營養豐富,它的功效,也不容小覷。

小烏梅,大有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烏梅是薔薇科植物梅的乾燥近成熟果實,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品質評價以其個大肉厚、柔軟色烏、味酸者為佳。

歷代醫家對烏梅的作用有諸多論述:

《神農本草經》:「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惡肉」;

《本草綱目》:「斂肺澀腸,止久咳瀉痢」;

《本草拾遺》:「止渴、止吐逆,除冷熱痢」。

烏梅的藥用價值:

1、蛔蟲引起的嘔吐、腹痛

由烏梅、細辛、附子、桂枝、人蔘、黃柏、黃連等10味藥材組成的烏梅丸,出自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 用於治療寒熱錯雜之蛔厥證,療效確切。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烏梅丸可麻醉蛔蟲,使其活動遲鈍、靜止,呈瀕死狀態,緩解蛔蟲引起的嘔吐、腹痛等不適;待癥狀緩解後再使用驅蟲劑根治。

2、咽干、口渴

烏梅味酸,可生津止渴,臨床用於治療咽干、消渴等效果確切;用量宜在50g以上,否則效果較差。

3、久咳、乾咳

烏梅鎮咳的有效部位是核殼和種仁,單用核殼或種仁可增強療效。

4、兒童腹瀉、厭食症

兒童餵養不當易損傷脾胃,導致腹瀉、不思飲食。烏梅味酸性平,可收澀化陰、益胃生津,可用於治療兒童脾虛泄瀉,不思飲食。

5、神經衰弱、失眠

烏梅因具有「除熱煩滿,安心」功效,可鎮靜催眠;臨床試驗表明加味烏梅丸可減少圍絕經期患者睡眠覺醒次數,延長睡眠時間,並改善睡眠質量。

烏梅藥用價值高,除了製成果脯直接食用外,還可以做成哪些食譜呢?在食用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食譜】

酸梅湯

原料:烏梅30g,山楂15g,陳皮5g,甘草5g,桂花5g,冰糖適量。

做法:將烏梅、干山楂、陳皮、甘草洗凈倒入鍋中,用2升左右的水浸泡半小時後大火煮開(注意不要用鐵鍋),改用小火煨1個小時左右,加入桂花及冰糖調味並熄火,待涼後放入冰箱冷藏,隨喝隨倒。

作為民間傳統的清涼飲料,酸梅湯已經有上千年厚重的歷史沉澱;它不但能解暑、生津,還可以消熱、敗火、消食。

烏梅粥

原料:烏梅15-20g,粳米100g,紅棗15枚,冰糖適量。

做法:將烏梅洗凈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後大火煎煮,至汁濃時關火,去渣取汁,並加入淘洗乾淨的粳米、紅棗同煮,至米爛熟時加入適量冰糖即可。

烏梅粥可生津止渴,補脾止瀉,尤其適用於久瀉之人。

薑茶烏梅飲

原料:生薑10g,烏梅30g,綠茶6g,紅糖適量。

做法:將三種材料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嚴蓋子浸半小時,加入適量紅糖即可。

薑茶烏梅飲能清熱生津,止瀉消食。

【注意事項】

烏梅雖好,卻不宜貪多久食。過量食用烏梅可引起反胃、嘔吐、牙痛等不良反應。感冒發熱,咳嗽痰多,胸悶,菌痢、腸炎初期,婦女月經期及孕婦產前產後忌食烏梅。



註:文章圖片皆來源於網路,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審稿: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 陳玲/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廖小紅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葯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SM葯盾公益 的精彩文章:

這樣的家庭小藥箱,為你的家人備一個吧~
你不知道的那些癌痛治療藥物....【雙膦酸鹽類】

TAG:PSM葯盾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