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亞里士多德作品有300萬字,遠超孔子孟子,怎麼流傳下來的?

亞里士多德作品有300萬字,遠超孔子孟子,怎麼流傳下來的?

亞里士多德之於西方,就猶如孔子之於中國。然而相比孔子,亞里士多德更具傳奇色彩,不說其他,只看一點,即:亞里士多德一共寫過100多部著作,超過千萬字,流傳下來47本,大約300餘萬字,孔子才留下多少文字?

公元前322年(中國處於戰國年間),亞里士多德去世,至今有2300多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以古代簡陋的記錄、保存等技術條件,最終如何讓300多萬字的作品流傳下來?這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故事或玄機?

需要注意的是,別說先秦時代了,就是兩漢魏晉隋唐,中國都有無數書籍失傳或遺散,且中國一部作品的文字,往往只有幾萬字。這都能失傳、遺散、或篡改,亞里士多德能流傳下300萬字,絕對是奇蹟中的奇蹟!

從史料上看,亞里士多德去世之後,作品保存在「呂克昂」(他建立的學校),學校由塞奧弗拉斯特(亞里士多德的學生)主持。公元前288年,塞奧弗拉斯特去世之前,將亞里士多德和自己的手稿,託付同事斯開普斯帶回他小亞細亞的故鄉,公開展覽,任人抄傳。

然而,讓人奇怪的是,至少從後來亞里士多德作品擴散來看,斯開普斯應該沒有「公開展覽,任人抄傳」,甚至當地國王向圖書館征書時,斯開普斯也沒有獻出,而是藏在自家地窖里。公元前1世紀,亞里士多德的作品終於被挖了出來,後又回到古希臘雅典。

公元前86年,羅馬帝國攻佔雅典,於是亞里士多德作品也到了羅馬。公元前60年,在又經歷一些輾轉之後,這一批手稿到達了安德羅尼珂手裡,他是羅馬「呂克昂」的第十一任主持。如今,關於亞里士多德的作品整理,主要源於此人。

有趣的是,安德羅尼珂所編定的《全集》全部遺失,甚至連一份目錄都沒能保持下來。準確的說,後世出現的亞里士多德作品,就沒辦法被全部證實,因為《全集》遺失。換言之,古書上提及了亞里士多德作品,後世也有,這樣才能基本確認有這一本書,否則就可能偽造。比如,古代不少書籍提到《竹簡記年》,所以儘管此書失傳,但卻可以確認存在過。

基督教興起之後,極端排斥異教文化,特別是4世紀羅馬宣布基督教為國教之後,希臘哲學就失去了生存空間,亞里士多德的作品幾乎不再為人所知。

中國最權威的亞里士多德著作翻譯者以及希臘哲學史家苗力田先生確認,從公元6世紀初(當時有學者文章中提及了亞里士多德的幾部作品名稱)到12世紀,亞里士多德作品無人提及,12世紀之後才突然冒了出來。

直到12世紀初600年間,就沒有跡象表明,拉丁語世界還接觸過其他亞里士多德著作。12世紀之後......西方通過阿拉伯哲學家阿維洛依重新見到了亞里士多德著作,並從希伯來語轉譯為拉丁語。大約在1255到1278年,絕大部分的亞里士多德著作已有拉丁文本。

讓人覺得意外的是,亞里士多德的作品,最終是從阿拉伯傳出來的。至於阿拉伯人為何保存了亞里士多德作品,這就不得而知了。

總而言之,用「來歷不明」來說明亞里士多德作品,才比較恰當。

以上就是亞里士多德作品的奇幻旅程,經歷坎坷旅程,基督教排斥、各種戰亂等等,最終亞里士多德作品還能保存300萬字,不是奇蹟是什麼?然而如此奇蹟,卻又充滿了疑問,比如這三個!

第一,沒有紙張,亞里士多德需要用昂貴的莎草紙和羊皮紙記錄,尤其是莎草紙,這是需要從古埃及進口。1000多萬字(全部作品),需要多少莎草紙和羊皮紙?就古希臘城邦規模來說,能不能承受得了?而且,這些「紙張」的保存,更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行。

第二,沒有印刷,僅靠謄抄,最後由阿拉伯人轉譯後保存了300多萬字,怎麼看都是一個奇蹟。古中國文明一直沒有斷絕,但春秋戰國秦漢的書籍,卻已經大量失傳或遺散。中國都已如此,何況一個文明早已斷絕,且還受到戰亂、宗教排斥等影響的亞里士多德作品。

第三,亞里士多德作品流傳的過程實在過於奇幻,尤其中間至少有「600年西方學者無人見過亞里士多德的作品」。直到12世紀之後,才突然有了亞里士多德的大量作品問世,在此之前只有少量提及亞里士多德作品的書名。在考古學中,這屬於孤證。

顯然,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亞里士多德的著作的確來歷不明,至少沒有確鑿的證據說明存在過。如果以西方學者對判斷中國夏朝存在於否的嚴謹態度,來判斷亞里士多德作品,估計答案只有一個:幾乎都是偽造!甚至,亞里士多德存不與否,都值得懷疑。

正因如此,不少學者一針見血的指出: 古希臘文明是偽造的,只是為了拔高西方文明的優越性,亞里士多德的多數作品,其實是後人將羅馬帝國的成果,或其他後人的成果,修飾一番之後,歸結於亞里士多德等人身上。實際上,亞里士多德的作品多數就是偽書。

其實,如今大家熟知的亞里士多德,實在過於神奇了。亞里士多德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精通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哲學、法律、神學......每一樣都有相關著作,中國諸子百家諸子百家比如墨子孔子孟子等,也遠做不到「百科全書式」,留下的文字更沒有這麼多。而且,亞里士多德還有一個學生叫亞歷山大,30歲出頭時就滅掉了三個古文明,又是一個奇蹟。

可以說,亞里士多德已經不是聖人了,而是猶如神仙一般,彷彿不像人間之凡人。但這種過於誇張,反而會失真,更可能是後人「裝潢」出來的。

讓人遺憾的是,中國很多學者名人,一談到中國歷史,就顯得極為客觀,還抱著質疑精神,懷疑這懷疑那,批評這批評那;但一談到古希臘或西方歷史,卻沒有一絲的懷疑,甚至比西方學者還要堅信不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打下唐朝西域最大疆域,把突厥趕到歐洲的名將,卻被文人黑成奸賊
西方學者:兵馬俑武器不生鏽只是一個巧合!網友回復一針見血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