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戰國時,人們娛樂有道,全民蹴鞠鬥雞,這風俗為何消失了?

春秋戰國時,人們娛樂有道,全民蹴鞠鬥雞,這風俗為何消失了?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作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馬斯洛認為「呼吸、水、食物、性、睡眠等」是最基本的需求。

很多人把娛樂或者說玩耍作為更高層次的需求,認為不是生存必須。在這樣的認知下,各種苛刻的工作制度例如「996」等等就出現了。堅持996說的人認為,這已經很幸福了,人類歷史上漫長的時期,曾經有這艱苦的多的歲月。

比如在馬斯洛出生的19世紀美國,一位工廠主曾經說「讓一個身強力壯體格健全的18歲小夥子,在這裡的任何一架機器旁邊工作,我能夠使他在22歲時頭髮變成灰白。」工人們之所以快速衰老甚至死亡的根源,除了高負荷的勞動之外,苦悶的心情是另一根源。

簡單的講,以動物為例,如果飼養一條狗或者一隻鳥,總是把它悶在一個地方,不帶它去散散心,玩玩球,撒歡跑一下,他們也活不長;野生動物更是如此,大多數野生動物失去自由奔跑的空間幾乎等於死亡。動物園吃得好喝的好,只是因為不能經常能夠撒歡跑一下,所以很多動物也無法生存。人類也是一個道理,所以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欠缺一點,即娛樂也應當是最底層的需求,失去則無法生存。

歷史上,人們的娛樂生活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事實上,古代人並沒有因為生產力低下而耽誤了娛樂。很多人理解的古代社會中,只有脫離生產的達官貴人才能快樂玩耍,普通農民如同奴隸一樣。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以尚未走出奴隸制卻有較多史料記載的春秋戰國時期為例,我們會發現古人在某些方面比今人幸福。

有兩個例子,可以說明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娛樂生活的規模和程度令人羨慕:

一、《戰國策·齊策》記載齊國首都臨淄人的生活:「臨淄之中七萬戶……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臨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首都,在一代雄主齊桓公和千古一相管仲的治理下,成為中國最富裕的地區。而全城七萬戶人善於娛樂玩耍的景象,實在令人嚮往。

而齊桓公和管仲本身都是比較浪的人,《戰國策·東周策》中記載「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女閭就是官妓,需要經過面試,除了相貌要求,琴棋書畫也都要會。可見在當時的齊國,業餘生活是何等的豐富和高端。

史書中可以看到,齊國首都的上層社會在娛樂方面開天闢地,下層的七萬戶也普遍玩弄樂器、鬥雞、蹴鞠,即便是今人,恐怕也羨慕不已。

二、漢高祖劉邦白手起家之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史記·漢高祖本紀》中明確記載了呂后曾經帶著兩個孩子在田裡除草的故事。由此判斷,劉邦是農民,他父親劉太公自然也是農民,父子二人皆出生於戰國時期的楚國。

《西京雜記》記載,劉邦建國後,劉太公也跟著到了長安,然而一直悶悶不樂,劉邦很孝順,就問清楚了原因,才知道自己父親「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余。鬥雞、蹴鞠。以此為歡。今皆無此。故以不樂。高祖乃作新豐(新豐城),移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

可知,劉太公所在的楚國,當時普通農民,經常在一起鬥雞蹴鞠。即便是今天,很多地方的農民也沒有這麼豐富精彩的娛樂生活。

當然,劉太公到長安之後悶悶不樂的經歷,也更能證實本文開頭所述:如果不能經常撒歡玩耍,即便是當了太上皇也不會快樂。

此外,我們所熟知的孟嘗君手下的雞鳴狗盜之輩,呂不韋手下以異能轉動車軲轆的嫪毐,雖然有些惡趣味,卻都表現出戰國人不僅會玩,而且還能玩出各種花樣來。雖然歷史課本中,戰國是奴隸制社會末期,仍然很黑暗,不過從史書中的記載可以看到,大量的農民在勞動之餘,還是蠻快樂的。

物質生活不發達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什麼支撐了這種快樂?

首先,春秋戰國時期,部分統治者從長遠考慮,很重視農民的意見

《史記·滑稽列傳》里有一個《西門豹治鄴》的故事,還曾經出現在我們的語文課本當中,文章記載戰國時期,鄴這個地方的長老和巫師欺騙民眾,借河伯娶親斂財,還會定期淹死小女孩。文章描寫,河伯娶親時幾千人湊熱鬧。西門豹借口讓長老和巫師跟河伯談判,把他們淹死了。

然而,西門豹給農民們做了這麼大的好事,當他想徵召農民們挖掘十二條渠道引水灌溉時,農民們居然嫌累不想干!西門豹只好苦口婆心的跟大家說,修渠是利在子孫的好事,希望大家支持。可見,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很多地方的官吏雖然能隨隨便便淹死長老,卻仍然會跟老百姓進行交流,不強迫他們勞動,而是通過商量。當然,這說的是西門豹等部分官吏,不能代表全部。

現在看來,齊國、楚國、魏國等這些地方,儘管2000多年前生產力水平及其落後,但老百姓還是很舒服的。這些地方的農民地位還是很高的,這也難怪秦始皇在全國徵召勞役,楚國反抗最為激烈:陳勝、劉邦、項羽生活的地區大致相同,想來當地人原先過的都像劉太公那麼瀟洒,所以受不了秦始皇壓迫。而齊、魏等國百姓,響應起義也非常迅速和堅決。

其次,中國處于思想繁榮時期,受到最優秀的思想指導和影響。

孔子在《禮記》中說:「張而不馳,文武弗能也,馳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很好地解釋了「馳」的作用。孔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很明確的告訴我們,不管是讀書還是工作之餘,唱唱歌,跳跳舞,才是正道。

孔子之後,戰國思想界里最為主流的兩個門派一個是楊朱學派,一個是墨家。孟子當時評價稱,「天下之學,非楊即墨子」。

《孟子》中提到楊朱學派的思想核心「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非常接近西方的個人主義思想。這種思想能夠在戰國時期成為顯學,說明當時的人,很贊成自己愛自己。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劉邦父親這樣的農民們在積累了足夠的糧食之後,閑暇時間踢踢球、鬥鬥雞,不亦快哉。

墨家思想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兼愛和非攻,與之並列的「天志」,可能很多人沒聽過。墨家主張探索自然規律,會進行一些創造和發明。即後世儒家所指責的「玩物喪志」,但是墨家人就玩物喪志卻影響深遠,他們創立了我國早期的邏輯學和幾何學,發現了小孔成像原理,這也是為什麼我國的量子實驗衛星要命名為「墨子號」。

墨子本身就是一位農民,他放棄了自己的農田,徒步全國,拜訪名師,本身就說明了當時的農民們自由度非常高。普通人為了愛好和理想,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人們在春秋戰國快樂了幾百年後,這種風俗為何消失了?

商鞅在秦國的時候實行了兩次變法,第一次變法的時候獎勵農織,鼓勵人們生產。除此之外,商鞅變法增加了人們的兵役和徭役,而生產糧食特別多的人能夠免除徭役。這樣一來,秦國人要麼拚命種地生產糧食,要麼就要去服兵役或者參加修築宮殿、水利、長城等勞動。變法還規定,「焚燒儒家經典,禁止遊宦之民」,即普通人已經不可以像墨子那樣到處亂逛了。

第二次變法商鞅開始實施嚴格的戶籍制度,把大家的行動都牢牢的控制在生產上,按照人頭對每個人徵收很高的稅賦。從這個時期起,國家就開始讓人們拚命工作,不讓玩耍。

大家都不玩耍了,生產水平提升了,國家實力迅速提升,秦國得以憑藉這種短期得到的力量,把六國平定,攻破了曾經「七萬人蹴鞠鬥雞」的臨淄,把大家的靈氣都給破掉了。

全國人都變得心情抑鬱,秦國的短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總體來說,雖然玩耍看起來啥作用也沒有,但是沒有玩耍卻是萬萬不能的。縱觀歷史,偉大的創造常常是在玩耍中得到的。瓦特去觀察水壺,發明了蒸汽機;門捷列夫玩紙牌,發現了元素周期表;阿基米在浴缸里享受的時候發現浮力;牛頓在花園裡放飛自我的時候被蘋果砸到腦袋。這也就難怪,春秋戰國時期,更偉大的思想都是產生於齊國、魯國這樣的地方。

玩耍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就是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本布衣,在南陽種地,別人怎麼知道他是條卧龍?
周勃等人平息諸呂后,手握重兵,何不自立?

TAG:今天就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