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萬曆皇帝20年不上朝,為何大明王朝興盛不衰?專家:是個狠人!

萬曆皇帝20年不上朝,為何大明王朝興盛不衰?專家:是個狠人!

明朝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戰鬥國家,自明成祖朱元璋開創大明盛世以來,明朝的子孫秉承先人的遺訓,勵精圖治,在軍隊裝備上有空前的發展。

明朝時期,各種火銃、大炮已經廣泛的應用于軍隊裝備中,極大的增加了軍隊的戰鬥力和殺傷力。但朱家的子孫卻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有一個敗家子20年不早朝,和大臣們商討政事全都以下詔令為準則,導致很多新入仕途的大臣都不知道皇帝長什麼模樣。

隆慶6年,明穆宗病危,內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等三人被召入宮中,臨危託孤10歲的太子朱翊鈞,同年朱翊鈞繼位,史稱萬曆皇帝。

剛當上皇帝的小萬曆,謹遵父皇的教誨,禮賢下士,勵精圖治,很快就扭轉了大明江山的頹勢,一片看好。甚至為了掌握自己的權力,萬曆皇帝在親政以後,第一個就拿張居正開刀,樹立起自己皇帝的威嚴。

遺憾的是,皇帝的新鮮勁還沒過幾年,萬曆皇帝對工作的態度就來了九轉十八彎,不僅對大臣冷言冷語相向,甚至不再朝政,沉迷於美色與烈酒之間。

但縱觀萬曆在位時期整個明朝政治經濟的走向,卻有一個驚人的發現,萬曆皇帝20年不早朝,明朝的江山安穩如固,甚至遠比父親和兒子在位時要好得多。

歷史上評價萬曆皇帝是個懶皇帝,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由郭沫若所帶領的考古隊在打開明朝的定陵後發現萬曆皇帝的右腿極度彎曲,由此推測出萬曆在生前曾飽受痛風的困擾,導致腿部彎曲,這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是奇恥大辱,因此萬曆皇帝不早朝極可能是由於身有殘疾。

雖然沒有親赴朝堂共商國是,但萬曆的心卻一直懸掛在廟堂之中,利用自己的耳目探測民間的實情,以下詔書的方式開遠程會議。在此期間萬里還完成了三件大事兒,其中最著名的一件就是遠征朝鮮戰爭。

時年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朝鮮之役,作為藩屬國的朝鮮呈書大明帝國請求援助,萬曆皇帝知道後大為震怒,派兵前往支援朝鮮戰爭。

彼時,日軍在朝鮮勢如破竹,一個月就攻陷了朝鮮君臣,驅逐朝鮮國王,明朝集結了遼東軍及3000戚家軍約4萬人,由李如松等人統領,奔赴朝鮮作戰,大敗日軍。這場戰役重新整合了東亞各國的政治軍事力量,奠定了之後300年東亞和平的局面,使日本無力再戰,也正是這場戰爭,使世人看到了明朝軍隊的實力,一隻明朝強大的海軍鮮活而起。

翻閱明朝正史典籍,書中關於萬曆皇帝外形的記載不多,但明史中記載的萬曆英勇神武,絲毫沒有提及萬曆皇帝腿病之事,由此可以推測出萬曆皇帝飽受病痛的折磨,只流傳於宮闈之中,外事大臣並不知曉,而萬曆皇帝為了掩人耳目,甚至將自己包裝成一個酒色之徒。

不妨做一個大膽的想像,倘若萬曆皇帝在位數48年,一直臨朝稱帝,掌握時局,明朝必定會重新書寫東亞政治格局,在中國歷史上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萬曆本人也將名垂青史,明朝的命數至少延年百年。

參看資料:《萬曆三征》、《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紛紜歷史 的精彩文章:

包拯為官清廉,一生忠義,大義滅親斬侄兒,為何偏對不起公孫策?
為禍千年,入侵中原的「匈奴」「月氏」「柔然」的後人都去了哪?

TAG:紛紜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