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李世民登基第二天,長安就被包圍了,他帶著六個人勸退二十萬大軍

李世民登基第二天,長安就被包圍了,他帶著六個人勸退二十萬大軍

古代的長城,是中原政權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建築工事,秦始皇一登基,立馬派人去修建長城,歷史上的大部分朝代,都有修建過長城。但是歷史上也有一些特殊的朝代,例如唐朝。李世民登基之後,沒有修建長城,因為他覺得以唐朝的實力,可以讓少數民族俯首稱臣。

這也是為什麼唐朝能夠成為歷史上最強盛的一個朝代的原因。李世民征服了周圍的少數民族,並且成了少數民族眼裡的天可汗,這樣的待遇縱觀整個古代歷史,都是非常少見的。李世民正是靠著強大的實力,征服了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不過即便是李世民,也曾經和少數民族政權簽訂過和約。

這件事發生在李世民登基的第二天,當時玄武門事變剛剛過去,李淵退位,李世民正式成為了皇帝。就在這個時候,北方的突厥帶著大軍南下,一路攻到了距離長安僅僅40里的涇陽。半個月之後,突厥的大軍開始攻打高陵,長安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

在長安的李世民也是立馬進行了部署,他先派了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幹將尉遲恭奔赴涇陽,開始防禦突厥的進攻。尉遲恭作為猛將,到達前線之後立馬和突厥的先頭部隊交上了手,雙方經過一場惡戰,但是尉遲恭率領的唐軍更勝一籌,這一戰滅掉了突厥一千多的騎兵,同時還生擒了對方的主帥。

不過唐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並不能阻擋突厥大軍的腳步。二十萬的突厥部隊到達了渭水的北岸,大戰似乎一觸即發。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只帶了六個人就去了前線。李世民到了前線之後,很多突厥人都向他行禮。一位皇帝有如此的膽識,令人非常佩服。

隔著一條渭水,李世民對突厥的可汗頡利恩威並施,並且讓長城的守軍在後方製造唐朝大軍已經趕到的假象。李世民靠著自己的智慧,勸退了突厥的大軍,雖然雙方簽訂了條約,突厥撤軍之後李世民要給他們大量的賞賜,但是相比起開戰來說,這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突厥退兵後沒多久,內部就發生了分裂和矛盾,而此時的唐朝蒸蒸日上,李世民也在加緊備戰,在貞觀三年的時候,反擊突厥的局勢已經成熟,李世民派李靖大破突厥,從此之後突厥再也無力和唐朝對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配節故事 的精彩文章:

「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背後,有著哪些關於婚喪的文化?
曹雪芹判詞中罵她,乾的四件事為人所不齒,這樣的襲人你了解嗎?

TAG:配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