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這七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原來卻被誤讀至今

這七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原來卻被誤讀至今

愚不可及

誤解:出自《論語·公冶長》,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形容一個人的愚蠢到了極點,別人都趕不上。

真相:這是孔老夫子在稱讚一個叫寧武子的人,他說:「寧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時候就展示自己的才華,做一名智者;世道渾濁的時候就裝傻,做一個愚者。做智者是簡單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裝傻,這是一種高明的舉動,卻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啊。」

寧武子是春秋時期衛國很有名的大夫,經歷諸多變故,但寧武子卻能夠安然無恙地做兩朝元老。

孔子很佩服他這種明哲保身的處事方式,於是用「愚不可及」這四個字給他以高度評價。

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誤解:出自《論語·為政》,全文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一般人都將文中的「立」理解為成家立業。

真相:孔子還說過:「立於禮。」(《論語·泰伯》)。

又說:「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

所以孔子說他「三十而立」,是指他這個時候懂得禮,言行都很得當。

意思是:立的不是事業、不是家庭,立的是人自己。

這是一種自我的覺醒,是人格的獨立,是自我把握自我相信的起始。

學而優則仕

誤解:出自《論語》: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優」字時常被以為是「優秀」的意思,於是就解釋成:學習成績優秀的人應當往當官。

真相:「優」的正確意思是「有餘力」,所以應該是:「做好了官,有餘力就往學習;學習好了,有餘力就往做官。」

《道德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誤解:這句經常出現在控訴暴君暴政上。「天地殘暴不仁,把萬物都當成低賤的豬狗來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謂聖人們也沒兩樣,還不是把我們老百姓也當成豬狗不如的東西!」

真相: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誤解:出自《禮記》,原文是:「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兵車不式,武車綏旌,德車結旌。」

真相:這是在講乘車的禮儀,「禮不下庶人」是指這個規定一般老百姓不用遵守。「刑不上大夫」是說如果違反了這個規定,級別是大夫的話,國君也不能用暴力來逼迫。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誤解:出自《論語·陽貨》,原文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真相:這裡的「小人」指平民百姓或者庶民,這是相對大人和士階層的另外一個階層。而此處的「養」字,則指的是相處的意思。

意思是: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來說,與女子的關係很難處理好;站在官員的角度來說,與平民百姓的關係很難處理好。因為與他們過分接近了他們就不知道謙遜,過分疏遠了就會怨恨。

父母在,不遠遊

誤解: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現在還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這種做法連孔子都不同意。

真相:我們常常喜歡斷章取義,這句話還有下半句「遊必有方」。

整句的原文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年邁在世,盡量不長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須告訴父母去哪裡,為什麼去,什麼時候回來,並安排好父母的供養。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人生講究一個「度」
陸遊:以身許國不了情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