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皇帝動不動就「賞黃金萬兩」,黃金萬兩究竟是啥?看完笑出聲

古代皇帝動不動就「賞黃金萬兩」,黃金萬兩究竟是啥?看完笑出聲

黃金被譽為永不貶值的貨幣,自古以來備受人們的推崇。然而,今人對於黃金的認識似乎過於朦朧,多半停留在影視劇的層面,比如對於古代黃金的計量單位「兩」就不甚了解。特別是有影視劇中出現皇帝賞賜功臣「黃金萬兩」的情節時,難免會暗自盤算,這得是多重的金子啊?

其實這個所謂的「賞賜黃金萬兩」,隱藏著古代帝王深深的套路。這個情景多見於影視作品,黃金作為貴金屬,可不是蘿蔔白菜,在古代生產條件下,一般不會有黃金萬兩的賞賜,否則皇帝早就破產了。因為古代人對於金錢的理解和我們現在對於金錢的理解不同,對於黃金的概念理解也完全不同,「黃金萬兩」的概念也一直在變。

在秦朝之前的朝代,我們中國還沒有開採和冶煉黃金的技術,那時候人們所說的金其實指的的是銅,君王賞賜的「黃金萬兩」也就變成了「黃銅萬兩」。到了後來的漢朝,黃金終於被冶煉出來了,也成為了權貴人家非常喜歡的東西,那時候的皇帝賞賜黃金萬兩,那基本上真的是有黃金了。

當然了,如果真的是純黃金,那就太嚇人了。其實在一些朝代的記載當中,比如唐代,那時候的黃金並不是純黃金,而是黃金和黃銅的混合物,甚至有些朝代把銀子和銅也歸到「黃金萬兩」這個概念當中。到了明清時期,「金」這個詞語則徹底貶值,金變成了一兩白銀,聽到「賞金萬兩」你千萬不要驚訝,因為賞給你的並不是黃金。

後來隨著商品交易的發達,黃金作為財富象徵和支付手段,流通範圍越來越廣。而相比白銀,黃金的開採率低,並且中國的金銀比價一直低於國際價格。所以至少從明朝開始,就有大批的洋人把白銀運到中國,再換成黃金運走,使中國的銀價越來越低,金價隨之走高。現在市面上黃金是很貴的,很多人多把金價抬高,導致越來越多人想買但又買不了。

謝謝大家關注!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秘聞趣事 的精彩文章:

10萬義和團,為何攻不下500洋人駐守的使館?慈禧說了句實話
文綉和溥儀離婚,溥儀在法庭上說了1句話,在場人員笑的肚子疼

TAG:歷史秘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