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鏡子的背面是水銀嗎?怎麼弄上去的?

鏡子的背面是水銀嗎?怎麼弄上去的?

還記得《終結者》系列電影中的那些機器人嗎,你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機器人?

讓我記得最清楚的是那個液態金屬機器人T1000,全身是由液態金屬構成,在烈火中燃燒,被武器爆頭都可以安然無恙,它就跟孫悟空一樣,無所不能的存在著。

在我們的認識中金屬應該是堅硬的固體,液態金屬機器人這種可以隨意流動的金屬,與我們平常所認識的機械金屬有很大的區別,任何對它的破壞都沒有作用,甚至它還可以隨意變形,真是金屬界的奇葩。

T1000隻是科幻電影的的場景,在自然物質中液態金屬是存在的,水銀就是這種物質,在動植物中都含有微量水銀,我們吃的食物中也有水銀存在,只不過量很少,都能通過人體排泄掉,我們平常生活中很少能見到它,只有在發燒時用的溫度計中見到它的身影,除此之外也只能在電影中見到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種液態金屬。

水銀是我們對汞的俗稱,它是一種化學元素,元素符號Hg,元素周期表中第80位,在常溫下是以液態形式出現的金屬(鎵和銫溫度在29.76 -- 28.44℃也呈液態),它的熔點很低為-38.83℃,沸點也只有356.73℃,顏色為銀白色,有劇毒,無氣味,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水銀列為致癌物質。

水銀的發展歷史

水銀的使用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人類就開始使用水銀,但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卻比較少,被列為稀有金屬,水銀是從天然硫化汞中提煉的,古代被叫做硃砂。

天然的硫化汞是紅色的,最開始用它作為顏料使用,水銀是古代道士在煉丹過程中被發現的,據記載秦始皇墓葬中灌滿了水銀,棺槨就漂浮在水銀之上,(墓都沒有打開,誰也不能斷定是真實的))水銀使用量上百噸,這說明當時的水銀提煉技術就相當成熟了,這是中國最早關於水銀的記載。

後來人們開始利用水銀來提煉黃金,防腐,製藥。

國外水銀最早是由西班牙人在2500年前開始使用,主要是用來提取黃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水銀廣泛被使用在測量儀器,燈泡,藥物,催化劑等領域。


水銀的物理特性

水銀呈現出液態並易流動,不溶於水,在空氣中不燃燒但容易蒸發,溫度越高蒸發的速度就越快,可通過表層蒸發到空氣中,粘度小,很容易分裂成小圓珠,流動到任何地方。

水銀受外力或者從高處掉下來都會變成很多小圓珠,這是由於水銀的密度和表面張力都很大,它不會滲入或附著在物體表面,當受到的重力大於表面張力後,就會分散收縮成小圓珠。

水銀的密度很大在常溫下為13.6g/cm3,這是水密度的13.6倍。


鏡子的背面是水銀嗎

鏡子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或缺和替代的,沒有一種東西能像鏡子一樣,清晰的映射出自己的形態,那麼隨處可見的鏡子,背面是用水銀反光的嗎?

自從300多年前玻璃鏡子問世,一直用錫箔貼在玻璃面上,然後倒上水銀製成,不過塗水銀的鏡子反射光線的能力不是很強,水銀又有毒,所以後來被淘汰了。

現在的鏡子是用化學鍍銀和真空蒸鍍兩種方法,最常用的是化學鍍銀法,它是靠化學的銀鏡反應塗上去的,在硝酸銀的氨水溶液里加進葡萄糖水,葡萄糖把看不見的銀離子還原成銀微粒,沉積在玻璃上製成銀鏡,最後再刷上一層漆覆蓋就好了。

近年來也有一些鏡子背面鍍鋁,也就是用真空蒸鍍的方法,這種工藝是在真空中使鋁蒸發,鋁真氣凝固在玻璃表面,成為一層薄薄的鋁膜,這種鏡子不但漂亮還很便宜。

現在大多數人還認為鏡子背面還是水銀做的,其實這個工藝早就已經淘汰了,小時候見到的那種鏡子背面才是水銀。


水銀對人的危害

當人們第一次見到水銀時,會被它會變形的特性所吸引,覺得好玩,但是在沒有防護措施時,千萬不要去接觸,它可是有毒性的。

水銀自從被發現就用於葯,它的確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具有殺菌的作用,古代不少女性把水銀當避孕藥服用,帝王用它煉丹以達到長生不老,但它同樣具有很大的危害,由於水銀的揮發性,容易通過皮膚傷口或者呼吸道進入到人體內,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傷害。

水銀在常溫下會與別的金屬會發生神奇的反應,與鋁發生反應就能生成金屬化合物,鋁是一種化學性質不穩定的金屬,之所以很少見到鋁被氧化,是由於鋁表面被一層很密的氧化鋁覆蓋著,當破壞掉這層氧化鋁,直接跟水銀接觸後發生反應,兩者反應就會大量的放熱,生長出白色的絮狀氧化鋁,隨著氧化的繼續進行,越長越高最後變成「城堡」狀脆片。

金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便於收藏保存,但當遇到水銀就能被輕鬆"吞噬「掉,把一張金箔上滴上水銀,金箔與水銀髮生反應,金箔就會慢慢消失掉,其實古代就開始用這種方法了,將水銀與黃金融合後塗抹在銅器表面,再加溫讓水銀蒸發,金就附著在銅器表面,這就是古代的鎏金物件,古代提煉黃金也是用這種方法。

看到水銀的這些化學反應實驗,覺得很神奇吧但水銀是有毒性的,不要模仿實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製造原理 的精彩文章:

專啃「硬骨頭」的絲錐,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手拉葫蘆是如何工作的?

TAG:製造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