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人家孩子多活潑,你咋這麼內向!」要改變孩子的內向嗎?

「人家孩子多活潑,你咋這麼內向!」要改變孩子的內向嗎?

「人家孩子多活潑,你咋這麼內向!」要改變孩子的內向嗎?

「這孩子就是內向,

膽小害羞不合群,愁死我了!」

五一假期,陪兒子去海邊玩。一見到大海,兒子就撒了歡地跑啊跳啊,拉著我跟他比賽擲石子、沙灘畫畫、下棋……不亦樂乎。

兒子在海灘上畫了九宮格跟我一起玩小遊戲,不分勝負的我們,每贏一局都喜不自禁地大聲歡呼。不知什麼時候,一個4、5歲的樣子的小男孩,怯生生又嚮往地在不遠處看著我們。

我和兒子幾乎同時向他發出邀請:「你想玩嗎?小朋友,過來一起玩吧!」兒子更是將手裡畫畫的貝殼遞給他,但是孩子緊張地後退幾步,跑到他媽媽身後躲起來了,然後又偷偷地朝我們這邊瞄,明顯很想一起玩的樣子。

他媽媽拉著他走過來,孩子蹲下來加入遊戲,一副滿足開心的樣子。

這時,他媽媽說:「我家這孩子就是太內向了,又膽小又害羞、不合群,愁死我了!」我聽了這話都很不舒服,果然孩子聽了立刻臉紅了,扔下貝殼,站起來就跑了。

他媽媽一邊追一邊喊著:「你這孩子脾氣咋這麼大,還說不得了?」

一場原本愉快的遊戲就這樣被他媽媽破壞了,孩子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也受挫了,很難想像下次孩子遇到這樣的場景,還能願意嗎?

更可悲的是,孩子的內向、羞怯甚至所謂不合群,跟媽媽的養育有很大關係,但她不自知,企圖以批評、指責的方式幫孩子糾正過來。

「人家孩子多活潑,你咋這麼內向!」要改變孩子的內向嗎?

「人家孩子多活潑,你咋這麼內向!」要改變孩子的內向嗎?

標籤效應:你埋怨的,正是你創造的

我小時候也是被媽媽貼了「內向」的標籤。

我小時候原本特別皮,別的小女孩踢毽子、跳皮筋的時候,我更願意和一群小男孩玩打打殺殺的遊戲,拿著一根棉花柴或者玉米桿,喊著「沖啊,向敵人進軍!」(畫面好二,如果當時有視頻記錄下來,真實畫面可能更辣眼睛。)

我手上、臉上也時不時掛個小彩,但都是小皮外傷,那時候還不懂愛美,慶幸臉上沒留下明顯的疤痕,但是我的左眼的眼白有個紅點,就是瘋玩的時候被別的小朋友戳到的。更慶幸,沒瞎,此處感恩十秒。阿彌陀佛么么噠。

有一次,我正瘋鬧的時候,我爸喊我吃飯,大概喊了好幾遍,我沒聽進去。他那天正好跟我媽吵架,憤怒之火就延伸到我身上來了。他拉住我就是一頓打,還踢了我好幾腳,當時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他們也沒見過女孩子挨揍,就看傻眼似的圍觀。從那之後,我就再也沒有跟那幾個小夥伴玩過,見面也躲著,因為在他們面前丟了面子。印象中,也沒有那麼瘋鬧了。

如果說那段丟臉的挨打事件,是我性格大變的分水嶺,我媽後來的貼標籤更加強化了我的性格。我變得安靜了很多後,因為無聊,常常找有字的東西看,報紙雜誌都拿來瞧兩眼消遣,慢慢知道了鑒定文字質量,開始找尋童話、寓言故事等來看。插一句題外話,我的閱讀興趣就是出於無聊培養起來的,因此我也深信閱讀的魅力只要稍加引導,它本身就具備吸引孩子的魅力。

我媽常常因為我安靜讀書不出去玩而數落我「性格內向,不出去玩不合群」。小時候自我認知不成熟,家長貼什麼標籤就默認了,還會不自覺地往那個方向發展。我就越來越內向了:喜歡安靜獨處,不愛社交,後來不敢在公眾場合講話。剛考上重點初中那年,因為是班裡第一名,被老師喊上講台第一個做自我介紹,窘迫的我脖頸都轉動不了,一句話說不出來,只覺得滿臉發燙。

從此,奠定了我在新學校的「內向」標籤。這標籤,跟隨我整個中學時代。那時候的我,越來越害羞、自卑、不想交朋友、不愛講話……我越來越符合我媽媽嘴裡的樣子。現在想來,每天回家,都會聽到她對我的負面評價,「性格內向」是掛在嘴邊上的,隨時拿來敲打我。

「人家孩子多活潑,你咋這麼內向!」要改變孩子的內向嗎?

再後來,遠離了家,慢慢自信恢復了。成年後的自由,戀愛的幸福,婚姻的美好,大學老師經歷的講台的鍛煉,博物館的講解員和記者的履歷……不知不覺,那個童年活潑外向的「我」又回來了。

當我在幾百人的階梯教室眉飛色舞地講課,沉浸在傳授知識和課堂互動的愉悅中,我才發現原本的「內向」標籤,早已被撕掉了;

當我在博物館為下來視察的省部級領導聲情並茂地講解的時候,與小時候靦腆害羞的我簡直天壤之別;

當我喜歡上了採訪別人,傾聽陌生人的故事的時候,那個「不愛說話,不愛交際」的「我」也消失了。

其實,「我」成年前一直在按照標籤過活。後來,讀心理學的書,才知道大多數小孩子也一樣,自我認識形成之前,父母貼個什麼標籤,孩子就朝那個標籤發展去了。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心理學家在招募的一批行為不良、紀律散漫、不聽指揮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實驗:讓他們每人每月向家人寫一封說自己在前線如何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奮勇殺敵、立功受獎等內容的信。結果,半年後這些士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真的像信上所說的那樣去努力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標籤效應。同樣的,負面標籤也可以毀掉一個人。

所以,很多孩子所謂「性格內向」,是家長一遍遍的言行為孩子塑造的「人設」。你埋怨的,正是你一手創造的。就像開頭海邊遇到的那個小男孩,如果他原本不內向,在媽媽的標籤里會變內向;如果他原本內向,就會變得更內向。

「人家孩子多活潑,你咋這麼內向!」要改變孩子的內向嗎?

「人家孩子多活潑,你咋這麼內向!」要改變孩子的內向嗎?

內向的孩子,需要糾正嗎?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內向的定義。

著名的艾森克人格問卷,經過一系列測試後,會得出一個分數。關於內外向(分成年問卷和青少年問卷)的定義是這樣的:

分數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際、渴望刺激和冒險,情感易於衝動。

分數低表示人格內向,可能是好靜,富於內省,除了親密的朋友之外,對一般人緘默冷淡,不喜歡刺激,喜歡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緒比較穩定。

從性格的定義來看,內向外向各有優勢,無需刻意改變。

何況,性格是動態的,流動的,不是靜止不變的。

最早提出「內向」性格的心理學家是榮格,他說:人的性格沒有純粹的內向或者外向。內向者會受到內心的思考與感受的世界的吸引,外向者會受人與活動等外在生活的吸引;內向者專註於他們理解的周圍事物的意義,外向者扎入事情本身;內向者通過獨處充電,外向者在社交不足時充電。

所以,內向外向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內向更不是缺陷,不需要糾正。但是,有一種情況,當孩子陷在急於改變自己又不得法的痛苦的狀態里,比如想交友,卻不敢主動交際,就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轉變了。

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只要孩子接納自己,欣賞自己就可。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會自我欣賞並欣賞孩子,尤為重要。

「人家孩子多活潑,你咋這麼內向!」要改變孩子的內向嗎?

楠楠媽媽是我的鄰居,小時候她父母對她特別嚴厲,動不動就打罵,導致了她膽小怯懦的性格。她雖然不打罵孩子,但是孩子有點怕生和害羞,她為此很焦慮。她總想著去改變孩子,卻適得其反,孩子變得越來越膽怯了。

很多家長在擔心孩子「性格內向」的背後,往往是自己性格內向,認為這是導致自己失敗的一些原因,才對孩子產生改變的想法。母親對性格內向孩子的厭棄,投射的是自我的否定。

人無完人,在自我認知領域,我們需要的不是矯正,而是拓展——也看看自己的優點,自我評價也回歸客觀。

盯著自己缺點不放,忽視自己優點的人,在心理學上屬於「選擇性注意」。何況內向,並不是缺點。

當楠楠媽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她學著接納自己的內向,不苛求自己,不追求完美。同時,她也開始接納自己的孩子,允許並理解孩子的「怕生和膽怯」,孩子變得輕鬆起來,歡笑也多起來了。

由此可見,家長所擔憂的「內向」,確切地講是怯懦、封閉自我、不願表達和社交等。

嬰兒出生後,想吃奶,就要用哭來引起媽媽的注意,這就是與外界產生聯結。聯結髮生的時候,如果環境是安全的,孩子就受到了鼓勵;反之,如果環境是不安全的,比如母親的冷漠和無視,甚至斥責、打罵,孩子就縮回自己的世界進行自我保護。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性格受到周圍環境尤其家庭環境的影響而變化。

因此,從小生長環境寬鬆,父母民主自由,孩子不會出現怯懦、封閉自我等情況。

「人家孩子多活潑,你咋這麼內向!」要改變孩子的內向嗎?

「人家孩子多活潑,你咋這麼內向!」要改變孩子的內向嗎?

做自己,就挺好

每個人做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事,就很好。

早些年很多人都以為,演員最好性格外向,敢於表現,才能做好這份工作。但是,演藝圈不乏周星馳等內向的人。

陳曉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我發現表演真的很適合我這種相對比較內向,比較慢熱的人。他在近期的《王牌對王牌》中,主持人沈濤說,因為這期嘉賓都不怎麼說話,所以才加了最後一個敞開心扉的環節,讓大家挨個說感想。陳曉說,他只要見到下面是觀眾,就會發懵,大腦空白,但是如果周圍是導演等人,他就能很自然。所以他只能拍電視劇,演不了話劇。「我就這樣保持自己挺好,能找到適合自己做的事就好。」

我原本連陳曉的路粉也不算,只記得他跟姑姑陳妍希因演《神鵰俠侶》而生情結成連理有點印象,現在被他說這段話的氣場所吸引,並深以為然。人,就該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找到適合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人家孩子多活潑,你咋這麼內向!」要改變孩子的內向嗎?

其他領域,性格內向而成功的人,也比比皆是。

李嘉誠說:「我是個生性靦腆的人,內向而不喜主動交談。」

比爾·蓋茨說:「內向的人可以花好幾天去想一個棘手的問題,並強迫自己想出領域的最邊緣處在哪,並能閱讀任何能為自己帶來好處的文章。」

臉書的創辦人馬克被擔任臉書營運長的夥伴雪柔·桑德伯格如此形容:他既害羞又內向,對於不認識他的人來說,他可能不是位暖男,但其實他是。

當《哈利波特》的點子出現在羅琳腦海時,當時她正在旅行中,手邊並沒有筆可以讓她記下來,她說:我真的太害羞了,連跟別人借一支筆都不敢開口……

不要強行改變孩子的性格,除非孩子自己想改變。內向從來不是成功的絆腳石,我們要做的只是多一些認知,給孩子留一份空間。

作者介紹

小舟媽媽,80後辣媽一枚,愛運動愛寫作的「字」戀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