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防晒霜成分可吸收入血?FDA告訴你答案!

防晒霜成分可吸收入血?FDA告訴你答案!

近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一項研究引發了公眾對防晒霜成分的擔憂。

美國FDA藥物評價和研究中心開展的這項研究共招募了24名健康志願者,他們被隨機分為4組,分別接受不同的防晒產品。

這些志願者被要求連續4天、每天4次塗抹指定防晒產品。

每次塗抹量也有嚴格要求——覆蓋75%皮膚,每平方厘米皮膚所要求防晒產品劑量為2毫克。

在試驗進行一周時間內,研究人員向每個志願者收集了30份血液樣本,以檢測阿伏苯宗、氧苯酮、奧克立寧和依莰舒四種常見的防晒成分。

其中,阿伏苯宗是一種UVA1化學防晒劑;氧苯酮是一種UVA2和UVB防晒劑,但易引起光誘導不良反應;奧克立寧是UVB防晒劑,對阿伏苯宗有穩定作用;依莰舒是UVA2防晒劑。

樣本檢測結果顯示,4種成分在研究第一天就遠遠超過了FDA此前建議的0.5ng/mL這一血漿濃度閾值。

超過這一血漿濃度閾值,是否代表該成分一定不安全呢?

目前還無法確定。

這個閾值來自FDA此前發布的一份行業指南,該指南建議,通過最大使用劑量試驗來評估人體對防晒成分的吸收程度、真皮致癌性和胚胎毒性。

若防晒成分吸收後血漿濃度低於0.5ng/mL,且沒有其他毒理信號,則可免除額外安全性研究。

不過,前FDA主席羅伯特·卡利夫公開表示,僅僅因為研究發現這些水平遠高於FDA指南,並不意味著這些成分不安全。

耶魯大學醫學院皮膚科醫生、美國皮膚病學會發言人大衛·萊費爾博士也指出,「需要進一步開展研究來評估這一發現,並確定某些成分的吸收是否真正具有醫學意義。」

在獲得進一步研究數據之前,研究人員建議,公眾仍需做好防晒。

美國皮膚癌基金會數據顯示,每年被診斷為皮膚癌的美國人比其他癌症加起來還要多。

雖然我國皮膚癌發病率相對較低,但做好防晒工作仍然十分重要。

目前,國際上普遍倡導的是防晒ABC原則:

「A」是Avoid,避免日晒,盡量選擇陰涼處;

「B」是Block,阻斷陽光,使用防晒衣、墨鏡、帽子等;

「C」是Cream,即防晒霜。

「防晒需要選擇陰涼處、使用衣物遮擋,以及必要使用塗防晒霜,但不要用防晒霜來延長在陽光下的時間。」美國環境工作組科學家大衛·安德魯斯強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醫惠葯 的精彩文章:

一圖讀懂:遠離癌症,這10條建議請收好!
晚報:睡眠時間或與癌症死亡風險有關……

TAG:雲醫惠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