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呂坤:真正的高明 是看破不說破

呂坤:真正的高明 是看破不說破

日知錄

言語不到千該萬該,再休開口。

——《呻吟語》

經常會有人問,為何不善言辭的人看起來總是在吃虧?越是埋頭做事,越是淹沒不聞;越是飽含深情,越是孤獨落寞。

很長一段時間,也會為自己生性內向、木訥寡言感到遺憾和難為情。

羨慕那些頭腦靈活、伶牙俐齒的人,總能在任何場合將才華展露無遺,輕而易舉地脫穎而出,成為眾人焦點。

一直到後來才明白,相比於如何開口,更難的是懂得緘默。

能言善辯的本事,固然可以錦上添花,卻難免流於伎倆,若缺少智慧,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真正高明的人,並非事事看得清說得透,而是能看破也能選擇不說破。

「言語不到千該萬該,再休開口。」

不知明代哲人呂坤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否想起東漢時期赫赫有名的才子楊修。

身為曹操的主簿,楊修學識淵博,鋒芒畢露的聰慧讓曹操都自嘆弗如。

生性多疑的曹操擔心遭人謀害,曾吩咐侍衛:「我夢中好殺人,但凡我睡著的時候,你們切勿靠近!」

一次,曹操在帳中睡覺,被子滑落在地,一名侍從上前整理,誰知曹操立即跳起來拔劍殺了侍從,然後繼續回到床上睡覺。

次日,曹操醒來,假裝吃驚地詢問是誰殺了侍從。旁人稟告來龍去脈,曹操假裝痛哭,命人厚葬侍從。

所有人都以為曹操果真是夢中殺人,惟有楊修看破真相,在侍從下葬時嘆惜道:「不是丞相在夢中,是你在夢中啊!」

此言傳到曹操耳中,令曹操見識了楊修的聰慧,也從此為楊修的命運埋下了禍機。

終於有一次,曹操屯兵多日,進退兩難,看到廚師送上的湯中有雞肋,不禁有感於懷。

正巧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曹操隨口答:「雞肋!雞肋!」夏侯惇便以「雞肋」傳令眾官。

楊修聽聞「雞肋」二字,竟讓隨行士兵收拾行裝,準備撤兵。

他對夏侯惇說:「雞肋,吃起來無肉,丟了又可惜。如今進兵不能取勝,退兵又招人恥笑,在此地徒勞無益,不如早日回去,想必魏王是有心班師還朝了。」

此時曹操正心煩意亂,聽聞軍營一片嘈雜,一看士兵們都在整理行裝,趕緊詢問緣由。得知來龍去脈後,曹操大怒,當即以亂造謠言、擾亂軍心為名,將楊修處死。

一代才子留名千古,不僅是因為他的絕頂聰明,更是因他管不好自己的一張嘴而無辜殞命,著實令人扼腕嘆息。

楊修的命運正應了呂坤所言:「言盡口說,事盡意做,此是薄命子。」

事事看破是聰明,看破不說破才是智慧,至於楊修也只能算作徒有聰明而無智慧。

《周易》頤卦講:「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言語、飲食都與口有關。在聖賢們看來,不管是修行還是養生,管住口都是至為重要的事。

呂坤說:「言出諸口,身何與焉?而身亡。五味宜於口,腹何知焉?而腹病。」

五味令人口爽,若放縱口腹之慾不加節制,就會傷害到身體。同樣,言辭到了口邊不吐不快,若放任無遮攔,不顧場合不計後果,貪圖一時暢快,就必然意味著要付出與之相應的代價。

「人生惟有說話是第一難事。」

如果實在不善開口,那麼不妨就做個簡靜沉默之人。既無損於人也無害於己,安安靜靜地儲蓄智慧和實力,待到發用之時,再如停蓄之水一決不可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十二花令:四月牡丹傾城艷
王陽明:知進知退 是最難的修行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