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靠花錢買官,後來做到丞相,卻清正廉潔,成為天下楷模

此人靠花錢買官,後來做到丞相,卻清正廉潔,成為天下楷模

在封建社會,做官的途徑很多,比如說人們是可以通過花錢的方式來買官的。皇帝也是要面子的,買官這個詞畢竟不好聽,所以當時稱之為「捐官」,也叫「捐納」。靠花錢買官的,大多是有錢的無能之輩,或者是想靠做官來撈油水的。不過凡事都有特例,中國歷史上還真有一位花錢買官的大清官!

此人就是西漢中期的丞相黃霸!黃霸家裡十分富裕,他自幼就學習律令,想做一名好官。可是當時西漢實行察舉制,想要做官的人必須得到地方長官的推薦,才有機會入朝當官。黃霸一直沒有得到地方官的推薦,所以他決定通過另外一種途徑做官,這就是捐納。漢武帝統治時期,多次對外用兵,想要大量錢財,因此他經常搞「捐納」。

此人靠花錢買官,後來做到丞相,卻清正廉潔,成為天下楷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黃霸就在漢武帝統治末期,「以待詔入錢賞官,補侍郎謁者」。不過黃霸的仕途並不順利,沒過多久,他因兄弟犯罪,遭到彈劾免職。過了一段時間,黃霸又通過向朝廷捐糧食的方式,「補左馮翊二百石卒史」。因黃霸是花錢買的官,所以左馮翊的長官對他很輕視,不肯委以重任,「使領郡錢穀計」。

黃霸兢兢業業,「簿書正,以廉稱」,終於得到了長官的認可,先後「察補河東均輸長,復察廉為河南太守丞」。黃霸「為人明察內敏,又習文法,然溫良有讓,足知,善御眾」,在任期間,「處議當於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愛敬焉」。當時,朝廷重用酷吏,而只有黃霸「用寬和為名」。

此人靠花錢買官,後來做到丞相,卻清正廉潔,成為天下楷模

漢宣帝出身民間,深知百姓的疾苦,所以在他即位後,聽說黃霸執法公正、仁厚愛民,就召他做廷尉。廷尉是九卿之一,掌刑獄司法,黃霸任職期間,「數決疑獄,庭中稱平」。不久之後,黃霸捲入夏侯勝一案,被打入牢中,差點被殺。在獄中,黃霸泰然自若,居然還拜夏侯勝為師,向他學習《尚書》。

兩年後,黃霸出獄,在朝臣的推薦下,先後被任命為揚州刺史、潁川太守。在擔任潁川太守的八年期間,黃霸的政績十分出色,「霸以外寬內明得吏民心,戶口歲增,治為天下第一」。漢宣帝為褒獎黃霸,「賜爵關內侯,黃金百斤,秩中二千石」。之後,漢宣帝「征霸為太子太傅,遷御史大夫」。

此人靠花錢買官,後來做到丞相,卻清正廉潔,成為天下楷模

公元前55年,77歲的黃霸出任丞相之職,「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戶」。不過此時黃霸畢竟年紀太大,加上他長期任職地方,對朝廷政務的處理難免有所失誤。黃霸做了五年的丞相,在甘露三年病死。黃霸雖然做丞相不太成功,但她治理地方很有功績,後世對他的評價很高,「然自漢興,言治民吏,以霸為首」。

黃霸堪稱是天下的楷模,在他協助下,漢宣帝時期「西漢吏治,莫盛於此」,自此黃霸成為「循吏」的代表人物。朱元璋曾說過:「古稱任官惟賢才。凡郡縣得一賢守令,如潁川有黃霸,中牟有魯恭,何憂不治!」

參考資料:1.《漢書》;2.《資治通鑒》;3.《明史記事本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最驍勇的軍隊:抗擊倭寇,天下無敵,後卻突然神秘消失
明朝最後的「大捷」:擊退清朝鐵騎,挽回面子,卻失去機會

TAG:縱橫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