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農民挖出18斤重金獸,附帶40斤金幣,差點被哄搶,現已是鎮館之寶

農民挖出18斤重金獸,附帶40斤金幣,差點被哄搶,現已是鎮館之寶

農民挖出18斤重金獸,附帶40斤金幣,差點被哄搶,現已是鎮館之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82年,江蘇盱眙縣南窯庄村的水利建設如火如荼開展,一位叫做萬以全的農民分到了一段淤泥較多的地帶工作。工程任務很重,他在初七就開始幹活,不料卻挖出了一個爆炸性新聞。

那是他剛剛勞作的時候,一鋤頭砸下去,就感覺碰到了硬物。起初他以為是塊石頭,並沒有太過在意。不過順勢又挖了兩下,還是感覺不對勁。萬以全乾脆放下工具,徒手在淤泥了摸尋,終於提起了這個沉甸甸的東西。

農民挖出18斤重金獸,附帶40斤金幣,差點被哄搶,現已是鎮館之寶

因為它渾身是泥漿,並不引人注意,萬以全也不知道是什麼,但他順手一抹,竟然看到這件物品是金光燦燦的。儘管當時文物意識並不高,儘管農村信息閉塞,但萬以全也清楚,這就是一件寶貝。他欣喜若狂地跑回家,又叫來自己的大哥萬以才,在原地繼續挖掘。

這一次,他們又找到了一個精美奇特的銅壺,裡面裝滿了金幣。雖然兩人是偷偷摸摸地抱回家,但還是有人發現了其中的古怪,並在當地傳揚開來。

農民挖出18斤重金獸,附帶40斤金幣,差點被哄搶,現已是鎮館之寶

萬家挖到寶貝的消息,立即引起了當地人的眼紅和嫉妒。不到半天時間,萬家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有人瘋狂叫囂,要求萬家交出金幣,共同分享,以至於當地派出所都不得不出面,派出警力來維持秩序。聽到消息的南京市博物館,也派出專家,迅速趕到萬家。

經過清點,文物的數量雖然不算太多,但卻是價值連城,讓人瞠目結舌。最先挖出來的那個,叫做西漢金獸,是一隻像虎像獅又像豹的異獸,懶散地趴在地上。它將頭枕在前腿上,團曲著整個身體,兩隻耳朵緊緊貼在腦門上,顯得非常悠閑。但是,它的雙眼卻瞪得非常大,保持著應有的警惕。

農民挖出18斤重金獸,附帶40斤金幣,差點被哄搶,現已是鎮館之寶

挖出來的那個銅壺,造型極為精緻華美,古樸而不失靈動。更為驚人的是,銅壺裡面藏滿了金器。經過認真辨識,裡面有9塊半金餅、15塊馬蹄金和麟趾金、11塊金版「郢爰」。這些都是當時的重要貨幣,加起來的重量超過了20千克即40斤。

經過專家耐心地勸說,並用《文物法》等相關法律條文的舉證,最終萬以全也同意將所有的文物捐獻給國家,並且獲得了一萬元的獎勵,這在當時也算是一筆不小的巨款了。然而此事又發生了一段波折,北京錢幣博物館得知消息後,也在同一時間趕到盱眙,要求徵集文物,並答應給予南京博物館和當地政府一筆補償。

農民挖出18斤重金獸,附帶40斤金幣,差點被哄搶,現已是鎮館之寶

南京博物館自然不肯答應,兩家在爭執了一個月後,還是因為發掘地的原因,文物得以悉數留在南京。當時人們都認為,那些金幣太過耀眼,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其實,後來才知道,最重要還是那隻西漢金獸。

它高為10.2厘米,身長為16厘米,身寬為17.8厘米,稱量之後重量達9100克,即超過了18斤。這樣沉甸甸的一個金器,含金量竟然達到了驚人的99%。在所有發現的文物之中,它是最重的金器,地位自然是不同凡響。更為重要的是,它的工藝是鑄造和錘擊兩種方式,明顯與普通的錘擊金器有所不同,這也體現了當時極高的製作水平,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農民挖出18斤重金獸,附帶40斤金幣,差點被哄搶,現已是鎮館之寶

這件金獸到底是虎,是獅,還是豹,一直沒有定論。不光如此,連它的作用,人們也不能完全確認。它的底座內壁上有小篆「黃六」二字,這是秦漢文字,也是將金獸斷代的重要依據,人們推測,「黃」可能代表黃金,「六」可能是代表重量,那就有可能是作為金庫中的量具所用。也有認為是作為「權」或者鎮獸的功能,到底是什麼,還一直是個謎,專家在期待更多的史料發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畫卷是佛教和繪畫藝術的巔峰,乾隆為它密密麻麻地蓋了十八個章
皇帝駕崩前,特意囑咐母親:請將宮外的愛妃和兒子接回來吧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