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7旬老婦患壺腹部腫瘤 中山附一運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解其憂

7旬老婦患壺腹部腫瘤 中山附一運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解其憂

最近,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診了一位來自粵西70多歲患有壺腹部腫瘤的女性患者,其3個月前開始出現眼睛、皮膚髮黃伴皮膚瘙癢,開始時患者未予重視。約1個月前患者於當地醫院就診,檢查懷疑壺腹部腫瘤。但是,由於病人高齡加上病程久、營養狀況差、消瘦嚴重(體重減輕達10公斤),並且手術複雜,故考慮手術風險太大,未予以手術切除治療。而是採用膽管引流手術(PTCD),來治療,以達到緩解病人的黃疸。

7旬老婦患壺腹部腫瘤 中山附一運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解其憂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術前分析,先做營養治療改善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病人家屬為了更好的幫助老人恢復及進一步治療,輾轉來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膽胰外科接受診治。該院殷曉煜教授在看過病人的情況後,鑒於病人存在明顯營養不良(體重僅39公斤),入院後先給予營養支持治療,改善病人身體狀況經完善各項檢查,明確為壺腹癌。

採用達芬奇機器人進行手術

考慮到患者高齡、營養狀況較差,殷曉煜教授與團隊決定採用微創方法為患者施行手術治療、以利於病人的術後恢復。在給家屬分析了傳統手術、腹腔鏡手術及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之間的利害,經過良好的溝通決議,於5月1日勞動節為病人施行了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手術過程順利,術中出血僅50ml,術後病人恢復順利,術後第三天便開始進食流質。

7旬老婦患壺腹部腫瘤 中山附一運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解其憂

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四點好處

殷曉煜教授介紹,他作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首批接受達芬奇機器人培訓的醫生,到目前為止已經應用達芬奇機器人開展了近250台肝膽胰手術。在他看來,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大有可為,究其原因是有微創手術的優勢,比傳統的腹腔鏡更加靈便,優勢在於以下四點

1.主導醫生可以擁有3D裸眼視野,接近真實的視野。

2.可放大視野接近10倍,對於血管處理更清晰、容易,手術中出血大大量減少。

3.器械末端可以轉彎,便於操作

4.醫生更容易操控

另外,殷曉煜教授指出,只要呼吸功能良好的話都可以使用這種手術,且費用並不會增加太多,也是在民眾的可接受範圍。

優勢主要是出血量小、恢復狀況快,部分病人因為體質較好,術後第二天便可下床行走,

7旬老婦患壺腹部腫瘤 中山附一運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解其憂

未來可能往遠程操控發展

對於現在5G技術的發展,在未來是否有可能遠程進行手術呢?殷曉煜教授對此表示,未來是有可能運用5G的技術來遠程操控,隨著技術的成熟,在數據方面傳輸沒有延遲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由主刀醫生在遠程操控手術,不再局限於時間、地域的限制,也有助於更好的解決病人奔波之痛!

廣東科技報記者姚贊原 通訊員 彭福祥 梁嘉韻

編輯 雯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養生周刊 的精彩文章:

兒童腫瘤70%可治癒 三早是提高兒童腫瘤療效和生存率的重要環節
太陽鏡淺色比深色好,另6歲之前不該戴,是這個原因造成

TAG:健康養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