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為什麼能「迎天子」而袁紹做不到?

曹操為什麼能「迎天子」而袁紹做不到?

東漢末年,曹操能從官宦子弟變成統一北方的梟雄,實力抵達長江沿線,天下十三州佔據九州半,其個人才能當居首功,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效果也應該功不可沒。讓人奇怪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有那麼大的價值,實力比曹操強大的袁紹為什麼不迎接天子呢?

袁紹沒有與曹操爭奪「迎天子」的權力,一方面是因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價值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大。其實,曹操「迎天子」到許昌是冒著極大的風險,因為當時的漢獻帝是塊燙手的山芋,誰接手誰倒霉。董卓擁立天子而被殺,王允挾持天子而被處死,李傕、郭汜把持天子因被離間而大打出手。

漢獻帝在張奉、董承的保護下一路逃亡,到達安邑時幾乎走投無路,連溫飽都成了問題,許多跟隨的大臣活活餓死。在這樣的背景下,袁紹看不到「迎天子」有多大價值,因此一直在猶豫。更主要的是,就算曹操有了天子,但是在官渡之戰時,誰敢說袁紹一定會失敗?如果最終袁紹打敗了曹操,歷史又會怎樣評說「迎天子」的價值呢?

事實上,曹操之所以能夠迎接到漢獻帝,也是因為各種機緣巧合。當時漢獻帝能夠從關中回到洛陽,是因為身邊一直有楊奉和韓暹兩位軍閥跟隨。這兩人能夠千里迢迢護送,絕不是忠君愛國,而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想派曹仁接近洛陽,結果被董承率軍擋了回去。曹操之所以最後能夠控制漢獻帝,是因為這幾個軍閥發生了內訌。

還有一大因素,那就是「地緣」,曹操比袁紹更有優勢。公孫瓚想要到洛陽控制漢獻帝,就必須越過袁紹和曹操的地盤,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而袁紹想要到洛陽控制漢獻帝,也要越過曹操的地盤,這也不容易。如果袁紹要硬來,就意味在沒有擺平公孫瓚的情況下,就與曹操交戰,顯然這不是良策。

另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主要作用,並不是可以借著天子的名義做事,而是因為漢獻帝身邊有一個影響力巨大的團隊。只要能控制住漢獻帝,就可以讓這個團隊為自己幹活。尤為重要的是可以把自身的影響力滲透到關中地區,比如曹操利用漢獻帝身邊的鐘繇,就輕鬆地控制了關中地區。

總的來說,之所以曹操得到了漢獻帝而袁紹沒有,除了機緣巧合的因素外,最大原因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作用看上去並不大。否則,就算「地緣」不佔優勢,袁紹也會發動大軍,不惜一戰也會攻取洛陽控制漢獻帝。

參考文獻:《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齊國比魯國強,山東簡稱是魯而不是齊,原因可歸納為三條
長平之戰後,白起寧可自刎也不出征趙國,主因有三條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