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兩棲攻擊艦能完成艦載機起降,能 將取代航母成作戰核心力量嗎?

兩棲攻擊艦能完成艦載機起降,能 將取代航母成作戰核心力量嗎?

近日,澳大利亞海軍的"西風級"兩棲攻擊艦"堪培拉"號在印度南部的海域進行了軍演。從目前曝光的演練畫面看,演習艦艇組成的方陣與航母戰鬥群相同,作為參與演習艦艇的戰鬥核心的"堪培拉"號兩棲攻擊艦,無疑在其中承擔著航空母艦的作戰職能。這並不是個別現象,菲律賓及其盟國美國在4月5日舉行的一年一度的聯合軍演上也有兩棲攻擊艦的身影。承擔此次軍演任務的是"黃蜂號"兩棲攻擊艦,其能作為一個平台完成F35B型戰機的起降工作。從如今公布的軍演的畫面來看,黃蜂號承擔的角色與堪培拉號相同。

由此看來,兩棲攻擊艦如今擁有著航空母艦本獨有的能完成艦載戰鬥機起降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具備了航母的一些職能,發揮著航母的作用。這就引申出了一個讓人不解的問題,兩棲攻擊艦能否完全代替航空母艦成為作戰的核心呢?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首先,無可否認的是兩者都具備著起降艦載戰機的能力。但是,兩棲攻擊艦不僅要起落戰機,還要承擔起運輸陸上作戰部隊的任務。由此可見,從武器定位上看,兩棲攻擊艦並不是純粹的進攻性武器,其主要職能是為海上作戰提供運輸保障,被定義為運輸機會更為適合。而航空母艦則不然,其並沒有附加其他作戰任務,純粹地用於進攻。

其次是排水量的差異,兩棲攻擊艦的排水量大大低於航空母艦,甚至連航母在正常航行的狀態下的排水量都未能達到,這關鍵的一點也註定了兩棲攻擊艦無法註定無法替代航母。拿此次美國和菲律賓聯合軍演中亮相的"黃蜂號"來說,其排水量約為四萬噸,這個數字在兩棲攻擊艦中已經很不錯了。如今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兩棲攻擊艦"美國級"最大也就約4.5萬噸。而如今航空母艦的排水量約10萬噸,兩者在排水量上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

雖然兩棲攻擊艦具備了搭載艦載機的任務,但是數量必然會受到排水量的限制。另外,兩棲攻擊艦的甲板相較於航母較為短小。"黃蜂號"的甲板長度為253米,而遼寧艦則為304米,對比之下"黃蜂號"的甲板就很短了。這就要求其搭載的F35B戰機垂直起降,但這樣一來戰機的載油及載彈量必然會受到限制,從而會使作戰半徑受到極大限制。

由此看來,無可否認的是兩棲攻擊艦在保障陸戰部隊登陸這一點上的確發揮了航母的作用,但是其搭載的戰機主要是為了給陸戰部隊做空中掩護。因此,其戰鬥力主要來自其搭載的陸戰部隊而並非戰機。這與航空母艦直接進攻敵方的作戰方式存在著本質的區別。所以,我們可以定論兩棲攻擊艦註定了無法取代航母。(利刃/L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器正能量V 的精彩文章:

男子偷釣突遇國產火箭彈「轟炸」:天上不僅掉炮彈 更多的是油箱
解放軍中最全能最不起眼的部隊 卧虎藏龍屢立奇功 不是特種兵

TAG:武器正能量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