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水下時速超300公里,只要命中一發航母就沒救,國產再添一殺手鐧

水下時速超300公里,只要命中一發航母就沒救,國產再添一殺手鐧

現代戰爭中反航母手段層出不窮,隨著導彈武器的發展,航母殺手的名頭一般就被賦予了各種反艦導彈。不過有一種傳統武器的發展卻被忽略了——魚雷。但一直以來,魚雷都被視為對航母威脅最大的武器。很多人認為魚雷老土,沒有導彈先進。一定程度上來說,是這樣。但是魚雷本身的發展也是推陳出新,現代的新式魚雷,早就不是當年那種直航魚雷那麼簡單了。

2000年8月12日,俄羅斯「庫爾斯克」號多用途戰役導彈核潛艇在演習時神秘爆炸。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根據俄方提供的報告,爆炸緣於名為「暴風雪」的超高速魚雷試射。「暴風雪」魚雷重2.7噸,直徑533毫米,長8.2米,其航速可達100 米/秒(約360公里/小時)。有效射程為6至12千米,它可在400米水深處攻擊以50節(約100公里/小時)航速航行的潛艇。「暴風雪」魚雷採用了一種全新減阻技術——超空泡減阻技術。

實際上,超空泡是物體在水中高速運動時產生的一種物理現象。當物體在水中的運動速度超過50米/秒後,其後部就會形成奇異的水蒸氣泡,從而產生超空泡效應。這些氣泡的壓強很大,破裂時產生的巨大壓力會對航行器造成巨大破壞。 發現了這些氣泡的危害後,科學家將其變害為寶。他們研究發現,如果利用一定的技術手段使超空泡現象產生的氣泡把物體包裹起來,形成一種「氣體外衣」,讓物體始終航行在自己製造的「超空泡」內部,將最大限度地避免水的阻力,從而突破速度的極限。

得益於前蘇聯的研究成果,俄羅斯首先造出了大名鼎鼎的「暴風」級超空泡魚雷。資料顯示,中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從哈薩克引進了一批前蘇聯的魚雷。經過多年努力,據稱我國哈爾濱工業大學已經研製出了國產型號的超空泡魚雷,它不僅可以利用高速產生超空泡,還能自行將發動機排出的氣體引流到彈體周圍,最終將魚雷速度提升到300多公里/小時!這種魚雷可填裝在我國093B以及未來的095核潛艇上,從水下對敵軍艦艇發起攻擊,直接繞過緻密的防空反導系統,利用超高速產生的動能和重型戰鬥部,從底部將軍艦鑿穿。普通的驅逐艦、護衛艦當場即沉,超級航母也將因此失去戰鬥力。

我國超空泡魚雷為533毫米的「空泡-1」型魚雷,曾經在青海湖進行多次試驗。最大航程為90公里,最大航速為300節,約為555公里每小時,遠超俄羅斯「暴風雪」15公里的航程與200節的速度。同時還採用了高速光纖指令傳輸系統,使得魚雷具有了轉向制導能力。

但如此反航母利器,卻有一個缺點:射程不夠。比起反艦導彈動輒上百公里的射程,暴風雪的射程還沒到15公里。這意味著潛艇必須靠近到航母編隊很近的地方才能進行攻擊——而在這之前,航母編隊的反潛艦艇和反潛機可能已經把潛艇幹掉了。90年代以後,俄羅斯一直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但對一些技術瓶頸感到直撓頭,沒有取得突破。我國科研人員在仿製成功後對其進行了改進,據公開資料推測,很可能給它加裝了聲自導基陣,實現了超高速水下航行器一定範圍內的自導航行;二是提高了射程,在自導段初期,空化器不工作,採用電池等低噪音推進方式,進入最佳射程後,激活魚雷超空泡發生裝置,魚雷超高速奔向目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二次方 的精彩文章:

激光武器上戰鬥機,5千米內秒殺敵機,希望在殲20上能攜帶一個
日本失聯F-35A確認墜毀,殘骸至今未找到,中俄解密機會來了

TAG:軍武二次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