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立夏竟然「冷」過立冬?廚房這「三寶」可以幫你巧袪寒濕

立夏竟然「冷」過立冬?廚房這「三寶」可以幫你巧袪寒濕

立夏竟然「冷」過立冬?廚房這「三寶」可以幫你巧袪寒濕

有約君說

剛剛到來的立夏,廣州地區的氣溫在19.2~21.8℃之間徘徊,居然低過去年的立冬日(20.4~27.2℃)!這兩天雨勢明顯減弱,濕氣依然較重。伴隨著逐漸回升的氣溫,更為各種病菌提供了有利的繁殖條件。

季節更替,這種「不太友好」的外環境讓不少人一時難以適應,加上飲食起居未能及時調整過來,睡不好、沒胃口、肌肉酸痛……

立夏竟然「冷」過立冬?廚房這「三寶」可以幫你巧袪寒濕

周身「頂唔順」,怎麼辦?快來跟中醫師學一學如何活用廚房裡常見的簡單三寶」——生薑、胡椒、紫蘇幫助調養,安度初夏——

立夏竟然「冷」過立冬?

「養陽」祛濕雙管齊下

剛剛到來的立夏,廣州地區的氣溫居然低過去年的立冬日,季節「倒掛」,與近期密集的陣雨、暴雨密切相關。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鄭艷華說,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是今年立夏前後天氣的主打特點。

她從中醫的角度分析稱,濕氣過重,會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舌象上比較明顯,比如舌苔白厚膩。

立夏竟然「冷」過立冬?廚房這「三寶」可以幫你巧袪寒濕

你可能有點濕重……

雖然運動可以緩解壓力,加速濕氣排出體外,但如果雨天濕重,其實不太適合戶外運動,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更要悠著點。

很多街坊都關心飲食調節。中醫講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雖已入夏,「養陽」還是少吃生冷食物、涼性蔬果為宜,以免加重腸胃消化吸收負擔。喜歡吃生菜、大白菜、苦瓜等蔬菜的街坊,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除了養陽,袪濕也是眼下養生的要點,但鄭艷華提醒,不要盲目使用土茯苓,冬瓜,荷葉茶等祛濕清熱的食材她推薦一種食材,不但祛濕不傷身、還有助補氣——沒錯,就是「老廣」們湯煲中常見的五指毛,補氣之功近似黃芪,產於南方,所以被稱為「南芪」,但它沒有黃芪的升提之性,性味更為平和,適應性也更廣,基本上人人都可以適當吃。

立夏竟然「冷」過立冬?廚房這「三寶」可以幫你巧袪寒濕

用五指毛桃根煲出來的湯,有一股獨特的香味,好喝又養人,有助化痰除濕兼健脾。

廚房「三寶」,

養生有妙用

季節更替,時雨時晴,這種「不太友好」的外環境讓人一時難以適應,一不小心淋了雨、濕了身,稍不留神就感冒了。有些人飲食起居未能及時調整過來,胃口不欠佳,或是吃完東西易腹脹腹痛不消化;睡眠不好,合了一夜的眼卻一直沒睡沉,早上起床還周身酸痛,怎麼辦?鄭艷華支招,不妨試試用廚房裡常見的這「三寶」來調養——

立夏竟然「冷」過立冬?廚房這「三寶」可以幫你巧袪寒濕

1

生薑

它絕對是廚房必備之品。鄭艷華從中醫的角度分析說,姜性溫,屬於陽性食物,可開胃健脾、增進食慾,防止過食生冷蔬果、冷飲所致的肚腹受涼及暑熱感冒。

對於長期脾胃偏於虛寒或寒濕較重、有四肢冰涼、腹脹、腹瀉便稀等癥狀的人群,或是好雪糕、冷飲且經常呆在空調房裡者,適當吃點姜可以溫胃健脾、化濕和中,減少腸胃的不適感。

支招

平日里,除了炒菜、煮湯、煲粥可以適當加點姜食用,其實姜還可以內外同用。比如,被雨淋濕了就可以煮一碗薑湯喝的同時,還可用薑片煮水洗頭泡腳,驅寒正好。

如果外感風寒,怕冷怕風、周身肌肉酸痛,可取一大塊生薑,用刀拍扁或切片煮水,再加一勺鹽,煮開後放溫熱用來泡腳。一般泡個20分鐘左右,微微出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用生薑泡腳,應避免在發高燒或十分睏倦的狀態下才行。

立夏竟然「冷」過立冬?廚房這「三寶」可以幫你巧袪寒濕

2

胡椒

胡椒性辛熱,有助溫中散寒,下氣,消痰,可用於治療胃寒嘔吐,腹痛泄瀉,食欲不振。平時吃點涼的就胃痛的人,可以在粥面里加點胡椒粉,以溫胃驅寒之痛,還可以煮點胡椒鯽魚湯。

支招

材料:鯽魚一條,胡椒6克,陳皮10克,生薑30克。

方法:鯽魚宰殺清洗,生薑、陳皮、胡椒洗凈。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半小時,調味即可。

鄭艷華說,相傳李時珍年輕時經常患眼病,卻始終找不出病因。後來漸漸發覺年年複發的眼疾,與自己平時特別愛吃胡椒有關。為此,李時珍特地在《本草綱目》中收錄胡椒時指出,以示後人。

她提醒,陽盛內熱、陰虛火旺體質者和孕婦,以及有咯血、流鼻血、便血、便秘、痔瘡、高血壓、胃潰瘍、牙齦紅腫、咽喉腫痛、口臭等症者,應禁食或少食胡椒。對於眼病患者,借鑒李時珍的經驗,也少吃不吃為妙。

立夏竟然「冷」過立冬?廚房這「三寶」可以幫你巧袪寒濕

3

紫蘇

紫蘇也是廚房中常見的食材,芳香性溫,有助溫運脾胃、化濕散寒。據鄭艷華介紹,紫蘇葉下氣散寒、蘇梗順氣安胎、蘇子降氣下痰。不單可以用來入菜如炒田螺、燜鴨,感受寒濕或者遇到胸悶腹脹時,也可以用它來食療緩解癥狀。

支招

紫蘇煲粥:取適量米煮成稀粥,加入新鮮的紫蘇葉末,稍煮後加入少許鹽和香油攪勻即可;還可以加入魚片之類,增加口感。

紫蘇蔥姜水:紫蘇葉12克,蔥白4條,生薑4片,大火煎煮後放溫熱飲用,感受風寒、噴嚏連連、鼻流清涕、咽癢咳嗽的人群不妨試試。

紫蘇茶:取6~8克熟普茶葉,加上兩片紫蘇,開水泡服,有助消食開胃。

除濕拔火罐有一定作用

但莫天天做反覆長期做

除了吃吃喝喝,偶爾拔拔火罐也是緩解疲勞和肌肉疼痛的好方法。

鄭艷華說,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對外感寒濕引起的治療感冒、咳嗽、肌肉酸痛等多種病症有幫助。

立夏竟然「冷」過立冬?廚房這「三寶」可以幫你巧袪寒濕

從罐印可以推測一些情況,例如:

罐印偏紫黑—— 一般提示患處受寒較重,如果多處罐印偏紫暗,則提示風寒所犯面積較大,平時應該多注意莫貪涼;

罐印偏紅——一般患有熱證,應該注意清淡飲食,少煙少酒,避免熬夜;

局部出水泡——如果不是留罐時間長所導致的,則提示局部濕氣偏重,應該注意適量運動,避免吃得太肥膩。

鄭艷華提醒:拔罐雖有一定的作用,但莫天天做、反覆長期做,而且每次留罐的時間也不宜長,一般10-1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另外,千萬別迷信各種誇大宣傳,以為拔火罐人人皆宜、還有養生、減肥作用。其實,不單局部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的人不宜拔火罐,高熱抽搐者、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血液病患者也不宜,處於經期的女性腹部、腰骶部位同樣不宜拔罐。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鄭艷華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許詠怡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吳婉虹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有約君猜

你可能還想看以下報道

腳痛忍一忍就好?夏天到,別干這些傷腳的事!

習慣眯著眼看東西?這些不良影響快了解一下

查個指標就知道壽命長短?真相是......

吃辣會不會長痘、傷腸胃?答案讓你吃驚……

居家常備的布洛芬可能致殘,還被緊急召回?真相是……

名醫解惑|聽說喝點酒會睡更好?真相是......

柳絮花粉漫天飛,哮喘、過敏性鼻炎自救指南了解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每日健康必讀 |孕媽注意!哮喘發作可危及胎兒
清明前後需防此六傷,四種養肝春蔬應季不嫌多——

TAG: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