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飛毛腿導彈的傳奇——唯一的反擊力量

飛毛腿導彈的傳奇——唯一的反擊力量

飛毛腿導彈的傳奇——唯一的反擊力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沙漠驚雷」

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全面爆發,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相繼開展了代號「沙漠風暴」和「沙漠軍刀」的軍事行動、至2月28日停戰時止,多國部隊僅僅用了42天的時間,就乾淨利落的解放了科威特全境並消滅了伊軍大部份主力精銳部隊,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這場完全一邊倒的戰爭讓很多人都大吃一驚,根據戰後統計、在這場戰爭中伊軍傷亡約10萬人(其中2萬人死亡)、17、5萬人被俘、損失了絕大多數的坦克、裝甲車和飛機。而多國部隊方面美軍只有148人陣亡(非戰鬥死亡138人)、458人受傷(非戰鬥受傷2978人)。其他國家陣亡192人、受傷318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以微弱的代價取得了戰爭的決定性勝利,伊軍幾乎無還手之力。

如果說伊拉克還有什麼足以威懾對手的武器的話,那就是他們的「飛毛腿」導彈以及導彈可能攜帶的生化武器彈頭。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伊拉克並沒有在戰爭中使用生化武器,但是他們向以色列的特拉維夫、海法,沙烏地阿拉伯的利雅得、宰赫蘭、達蘭和巴林三個國家的六座城市發射了80餘枚「飛毛腿」及其改進型導彈。

由於導彈本身的性能原因以及美軍反導武器的作用,這些導彈並沒有造成太大實質性的破壞,但是也給美英聯軍和以色列帶來部分人員傷亡和巨大的心理壓力,就在戰爭結束前的幾個小時,還有一枚「飛毛腿」導彈擊中位於沙特宰赫蘭的一個美軍兵營,結果造成28名美國士兵死於非命。這一數字佔到了整個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傷亡人數的20%以上。發射「飛毛腿」導彈是海灣戰爭中伊軍為數不多的有效作戰行動之一,一枚枚呼嘯而至的「飛毛腿」導彈就像一聲聲驚雷—來自伊拉克的「沙漠驚雷」。由於全世界媒體都對海灣戰爭高度關注,使得「飛毛腿」導彈迅速成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武器之一。

可是如此高的知名度卻並沒讓這種武器的面目變得更加清晰,提起導彈就是「飛毛腿」,以至於在很多人眼裡「飛毛腿」就成了導彈的代名詞,當然我們知道,「飛毛腿」導彈只是全球數百種各類各式導彈武器中的一種而已了,準確地說,「飛毛腿」導彈是一種由前蘇聯研製的近程彈道導彈,可是,你知道「飛毛腿」導彈誕生、發展的來龍去脈嗎?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飛毛腿」導彈的真實面目吧!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作為戰勝國的前蘇聯得到的戰利品中包括德國V2導彈的圖紙以及從事相關武器項目研究開發的一些德國科學家和工程師,蘇聯人以此為基礎開始了自己的導彈研究。

飛毛腿導彈的傳奇——唯一的反擊力量

1955年,一種編號為「P-11」的近程彈道導彈開始進入蘇軍的戰鬥序列,1957年11月7日,這種武器第一次出現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之後,北約(NATO)將這種導彈命名為SS-1B「Scud A」。「Scud」是「飛奔、飛雲」的意思,中文將之譯為「飛毛腿」,頗為傳神。這種導彈也是「飛毛腿」導彈家族的第一種型號。

由前蘇聯科羅爾耶夫設計局(OKB)研製的這種導彈全長約10.7米,彈體直徑0.88米,戰鬥全重4400公斤。發射車用「斯大林」Ⅱ型坦克改裝而成,行軍狀態時導彈發射架橫置在坦克頂部,使用時發射架向車體後部傾轉,直立於地面。這種導彈採用單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推進,最大飛行速度5馬赫,最大射程180公里。導彈的最大載荷可達950公斤,配用兩種不同類型的戰鬥部,一種是常規戰部,重700公斤,另一種核戰鬥部,重400公斤,彈頭爆炸的威力為20萬噸TNT當量。這種導彈采慣性制導方式,圓概率偏差為3000米,命中精度很差,該導彈僅裝備了蘇軍,後來被「飛毛腿B」型導彈取代,並最終於l977年完全退出現役。

8年後的又一次蘇聯紅場閱兵,西方人發現了一種新式導彈,它的外形與「飛毛腿A」型導彈十分相似,只是長度增加了0.6米左右,西方專家分析認為這是「飛毛腿A」型導彈的改進型,因為將之命名為SS-lC「ScudB」,我們稱之為「飛毛腿B」型導彈,這就是日後廣泛出現在各個熱點地區,並被連篇累牘的新聞所報道的主角。這種導彈蘇軍的編號是「P-17」,於l962年裝備部隊,後來出口到多個國家。

「飛毛腿B」型導彈全長11.25米,彈體直徑0.88米,翼展1.81米,戰鬥全重5900公斤,最大射程300公里,最大載荷達985公斤,圓概率偏差(CEP)為300米。「飛毛腿B」型導彈可配用核戰鬥部、化學戰鬥部和常規戰鬥部三種不同的彈頭。

飛毛腿導彈的傳奇——唯一的反擊力量

其核戰鬥部的爆炸威力為10萬噸TNT當量。這樣一枚彈頭爆炸後,對暴露的工事內的人員的殺傷半徑是2700米,可使一個步兵營失去戰鬥力。核戰鬥部僅為原蘇軍配用,其他國家裝備的這種導彈沒有裝備核戰鬥部。化學戰鬥部內裝有555公斤膠狀VX神經毒劑,到達目標上空後,由雷達引信引爆彈頭中的高能炸藥,炸開彈頭釋放出神經毒劑,爆炸產後的衝擊波使神經毒劑迅速散開並擴散到空氣中形成濃密的煙霧,其散布面積可達1000米。常規戰鬥部重987公斤,裝有770公斤高能炸藥,採用觸髮式電引信。該常規戰鬥部是20世紀40年代末期的產品,爆破形式落後,殺傷威力小。

「飛毛腿B」型導彈採用可貯存雙組元液體火箭發動機。該發動機長1.49米,直徑0.77米,重120公斤,推力13.38噸。該發動機屬一次性使用煙動機,工作壽命100秒。推進劑的消耗速觀為57.83公片/秒。由干該發動機使用可貯存的燃料,可以縮短髮射準備時間。燃燒劑不自燃,可以提高安全性,在發射前么分鐘才加註點火燃燒劑,從而減少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飛毛腿B」型導彈只在發射階段(動力飛行段)制導,採用捷聯式概率補償加射表修正的慣性制導系統。該制導系統由自動穩定系統、射程自動控制系統、轉換裝置和電氣設備組成,自動穩定系統包括水平陀螺儀、垂直陀螺儀、橫向加速陀螺積分儀、解算儀、舵機和彈上電源。射程自

動控制系統主要是一個縱向加速陀螺積分儀。這種制導系統對控制系統元器件精度要求不高,採用的元器件簡單可靠。但靠人工計算修正射表,工作量大,所需時間長,準確度也較差。

「飛毛腿B」型導彈早期使用和「飛毛腿A」型導彈同樣的發射車,這種發射車是由坦克底盤改裝而成的。1965年開始,「飛毛腿B」使用由8×8改進型、高機動性的「MAZ543P」越野汽車改裝而成的運輸、起豎、發射一體車(TEL),以後這也成為了「飛毛腿」導彈系統的標準TEL。作為一個完整的武器系統,除導彈部分外,「飛毛腿B」型導彈系統還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地面設備。該導彈系統的地面設備比較複雜,其配套車輛品種繁多,可分為發射陣地設備和技術陣地設備兩部分。發射陣地設備包括輪式自行TEL車、大地測量車、消防車、計算車和指揮車。技術陣地設備則包括運彈車、吊車、電源車、空氣加溫車、單元測試車、綜合測試車、拖車和野戰化驗室等。此外還有旅屬導彈倉庫和氣象站。氣象站配有雷達車、計算車、輔助車和電源車。

運輸、起豎、發射車(導彈採用垂直發射方式)是地面設備的核心部分,該發射車在裝載一枚導彈後的戰鬥全重達37.4噸,動力裝置為一台功率為525馬力(386千瓦)的12缸水冷增壓柴油發動機,最高速度為6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500公里。該發射車的發射準備時間;從進入有準備的陣地發射需45分鐘,從精確瞄準到發射需7分鐘。由於該發射車採用了8×8的驅動方式(前面兩對車輪為轉向輪),又裝用了自動差速鎖、輪邊減速器、扭桿獨立懸掛,可調壓

的寬斷面(0.6米)、大直徑(1.5米)越野輪胎和中央充放氣系統等部件和裝置,使其具有較高的越野機動性能。由於該發射車在載彈後超載,單位功率(10.44千瓦/噸)福低,因此,前蘇聯已在這種車上試驗用一種功率為820千瓦的燃氣輪機來取代柴油發動機。前蘇軍的方面軍和集團軍下各輔一個「飛毛腿B」型導彈旅,每個旅裝備18輛發射車,每輛發射車配4枚導彈金旅共有72枚「飛毛腿B」型導彈。該導彈是方面軍和集團軍實施核突擊的基本武器,主要用於對敵實施縱深打擊,消滅敵核襲擊兵器,摧毀敵主要的軍事集團尤其是摧毀敵坦克機械化部隊及戰役預備隊,破壞敵地面部隊和航空兵的作戰指揮體系,消滅敵防空兵器,牽制敵軍作戰機動,阻止敵戰役預備隊的開進,破壞其戰役後方工作,摧毀敵軍重要通信交通樞組。

「飛毛腿B」型導彈自1965年開始裝備部隊以來、至今已使用近40年。由於該導彈性能早已落後,前蘇軍從上紀80年代被開始用新研製的SS-23「蜘蛛」戰術導彈取代它,但在美蘇《中導條約》(INF)簽定後,「蜘蛛」導彈屬被銷毀之列,因此「飛毛腿B」型導彈不得不繼續服役。除

前蘇軍(俄軍)外,原華約各國和埃及、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朝鮮等多個國家的軍隊均先後裝備了「飛毛腿B」型導彈,這是目前世界上部署最廣泛的戰術導彈之一。

據報道俄羅斯還有兩種新型號的「飛毛腿」導彈,分別稱之為SS-ID「飛毛腿C」和SS-IE「飛毛腿D」,「飛毛腿C」射程增加到550公里,但是為了增大發動機燃料倉的容積只能把彈頭載荷減少到600公斤,這樣也會增加導彈的飛行穩定性,進而改善精度。「飛毛腿D」通過採用地形匹配技術將導彈的精確度提高到圓概率偏差(CEP)50米的水平。但是這兩種導彈並沒有裝備部隊。伊拉克大部分國土位於中東海灣地區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著名的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河從平原中部流過。兩河流城是古代巴比倫文化的發樣地,公元前2000年在此地建立的也比倫王國,被

普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伊拉克歷史上屢遭外敵入侵,近代也是動蕩不止。1921年伊拉克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後獨立,成立了費薩爾王朝。1958年7月14日,費薩爾王朝被推翻,成立伊拉克共和國。1968年7月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上台執政,推行阿拉伯「統一、自由、社會主義」的綱領。此後,伊拉克從前蘇聯購得大批武器裝備,很快武裝起一支強大的軍隊。1979年薩達姆·海珊正式出任伊拉克總統,伊拉克又開始了戰火重重的苦難時代。

1974年,伊拉克從前蘇聯得到第一批「飛毛腿B」型導彈及配套的發射車,後來又陸續進口了一些,據統計,伊拉克先後購買了共計817枚「飛毛腿B」型導彈以及50餘部運輸、起豎、發射車。

1980年至1988年間,伊拉克和伊朗因為領土、宗教等原因,進行了一場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在這場戰爭中「飛毛腿B」型導彈被交戰雙方大量使用。

1982年10月27日,伊拉克向伊朗邊境城市迪茲富勒發射了一枚「飛毛腿B」型導彈,這是飛毛腿導彈在這場戰爭中的首次亮相,這枚導彈造成伊朗方面21人死亡,1008人受傷。此後l2月29日,伊拉克又向該城市發射了兩枚同型導彈,造成更大的傷亡。從此招致了伊朗的反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伊朗也用自己的「飛毛腿B」型導彈襲擊了射程之內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此後,就出現了雙方持續地用導彈互相攻擊的局面。伊朗的飛毛腿導彈襲擊了巴格達後,大大的激怒了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可是他當時也沒有什麼辦法。因為伊朗首都德黑蘭距伊拉克邊境最近處也有500公里,而「飛毛腿B」型導彈的最大射程卻只有300公里,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薩達姆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改進「飛毛腿B」型導彈,增大其射程,使之可以打到德黑蘭。這項秘密工作由薩達姆當時的秘書哈馬迪領導,實際上相當於薩達姆親自負責,由此也可見薩達姆對這項工作的重視。伊拉克改進後的「飛毛腿B」型導彈終於在1987年同世,並薩達姆總統的姓氏來命名,稱之為「海珊」導彈,改進後的導彈的射程達到了650公里,這樣一來,不僅德黑蘭在其射程之內,而且包括以色列大部分地區、沙特部分地區和科威特、敘利亞全境都在其射程之內。

這項改進工作由瑪·阿迪姆工廠承拉,改進的方式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拆掉3枚「飛毛腿B」型導彈,用這3枚導彈的部件生產2枚「海珊」導彈。改裝時將1枚「飛毛腿B」型導彈的氧化劑箱和燃燒劑箱都一分為二,將其分別焊接到另外2枚導彈的氧化劑箱和燃燒劑箱上,使氧化劑箱和燃燒劑箱分別加長85厘米和45厘米,這樣可以增加1040公斤推進劑,使「海珊」導彈的推進劑總量增到近5噸,從而使射程增加到650公里。為了補償由於增加燃料和加長彈體帶來的影響,彈頭載荷被減少至190公斤,導彈最大飛行時間也從309秒延長到425秒,而命中精度則由圓概率偏差(CEP)300米降至500米。雖說整個改進過程看起來像搭積木一樣簡單,但事實不是這樣的,伊拉克為這項工作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才完成這項工作,其間還藉助了其他國技術支持。不過這也為伊拉克鍛煉了大批從事相關工作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積累了一定的導彈研發基礎,正是在這個基礎上,伊拉克後來還研製出射程更遠的「阿巴斯」等型號的導彈。

有了利器在手,薩達姆不懼伊朗對巴格達發動導彈攻擊了,他要讓別人知道,現在他也可以同樣用導彈攻擊德黑蘭。

1988年2月27日,伊拉克出動飛機襲擊了伊朗首都德黑蘭郊區的一座煉油廠,爆炸巨響震天,油廠濃煙滾滾,伊朗損失嚴重。為了報復,2月29日伊朗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射了2枚「飛毛腿B」型導彈。早有準備的伊拉克隨即開始了大規模的導彈攻擊,從當天開始到3月8日的9天時間裡,就向伊朗發射了50枚「海珊」和「飛毛腿B」型導彈,至4月21日為止共發射了189枚導彈,在52天時間裡共有40座伊朗城市被炸,造成伊朗方面1700多人死亡,傷者不計其數,數千幢建築物被毀。伊拉克導彈打擊的重點是伊朗首都德黑蘭和聖城庫姆,其次是伊朗縱深的大中城市。在這場「襲城戰」期間,雖然伊朗也向伊拉克發射了77枚「飛毛腿B」型導彈,但其戰果和影響則這場長達52天的導彈「襲城戰」也是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的一個轉折點,這場長達8年的持久戰,給兩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了深重災難,兩個國家都打不下去了,卻又不得不苦力支撐。蒙受了巨大損失的伊朗,維繫戰爭的決心迅速動搖,在聯合國的積極斡旋之下,長達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終於在1988年8月20日正式宣布結束。

兩伊戰爭的戰火剛剛熄滅,為了轉嫁國內民眾對政府的日益不滿,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又悍然入侵科威特,並迅速佔領科威特全境,之後宣布科威特為伊拉克的一個省,薩達姆本以為這個已成既定事實的結果能得到其他國家的默許,但是這場侵略行動卻遭到了全世界的一致反對和譴責,並直接導致了1991年的海灣戰爭。

飛毛腿導彈的傳奇——唯一的反擊力量

戰前,美國就意識到伊軍的「飛毛腿」及其改進型導彈是他們巨大的威脅,因此調集了相當的力量來專門對付「飛毛腿」導彈,當時,多國部隊前後共開展了2493次「飛毛腿大搜捕」行動,出動了多架次戰機,但據說主要戰果就是破壞了幾輛給導彈加註燃料的卡車和原東德生產的假冒「飛毛腿」導彈。當時美軍認為,「飛毛腿」龐大的發射裝置需要至少30分鐘時間才能隱蔽完畢,因此自己有足夠時間將其摧毀。事實上伊軍僅僅需要6分鐘就能撤離現場或就近迅速隱蔽起來,讓美軍根本找不到目標。戰爭的前一階段,美軍出動飛機對伊拉克進行無數次狂轟濫炸,但是卻無法阻止幽靈般的「飛毛腿」導彈繼續發射。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共向以色列、沙特和葉門三個國家的六座城市發射了80餘枚「飛毛腿」及其改進型導彈,對於已經發射了的導彈,美軍就只能依靠最後一道關口來阻止其巨大的破壞力,就是用「愛國者」導彈進行攔截。1991年1月8日,駐守在沙特宰赫蘭基地的雷達兵從屏幕上發現了可疑目標,頭戴防毒面具,身穿防化服的士兵隨即各就各位,準備戰鬥。目標越來越近,隨著一聲指令,「愛國者」導彈發射升空,象流星逐月般迅速飛向迎面而來的「飛毛腿」,導彈碰撞後發出的火光映紅了夜空。攔截成功。海灣戰爭中這樣的景象經常出現在各種媒體上,這也成就了「愛國者」導彈的威名。

飛毛腿導彈的傳奇——唯一的反擊力量

美國人當然知道,導彈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不一定就成為威脅、而掌握這些武器並與他們敵對的人才是他們真正的威脅,美國發動海灣戰爭的戰略目的之一就是要把薩達姆趕下台,但是這個目的卻落空了。海灣戰爭後,美國人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方法,想把薩達姆除掉,可美國已經換了三任總統,薩達姆卻依然在位,這也讓美國人惱羞成怒。另一方面,美國人則通過聯合國監核會對伊進行武器核查工作,希望能夠全部銷毀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自海灣戰爭之後,伊拉克就一直和武器核查聯繫在一起,其間風波不斷。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687號決議規定,伊拉克所有射程超過150公里的彈道導彈都必須銷毀,並禁止繼續研製和生產這類導彈。在國際監督下,伊拉克銷毀了所有被發現的機動戰術導彈及發射裝置。此外,在伊拉克的導彈工廠里還實行了長期國際監督的制度。伊拉克已經基本上停止了製造戰術導彈的工作。其軍隊的武器裝備中只保留著近程戰術導彈。薩達姆一直宜稱他已經銷毀了所有的射程超過150公里的彈道導彈和大規模悉傷性武器,伊拉克再也沒有「飛毛腿」導彈了,而且也不再具備生產「飛毛腿」改進型導彈的能力。伊拉克真的已經沒有「飛毛腿」導彈嗎?當然決不能相信他的話。即使他說的都是真的,美國人也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要讓薩達姆從這個地球上消失。美國最終對武器核查工作失去耐心,他們決定出兵伊拉克,消滅薩達姆,更選伊拉克政權。2003年3月20日,美英聯軍正式打響了這場伊拉克戰爭。雖然薩達姆政權並不值得人們同情,但是美英的這種霸權主義做法還是遭到世界很多國家的反對,畢竟這個世界是大家的世界,並不只是美國的世界

飛毛腿的傳奇也還遠沒有結束。只是已有太多無辜的生命因為這種導彈而消失,讓我們為那些無辜的生命祈禱吧,也只能祈禱,除了祈禱我們還做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