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人同在一個兵團,司令員當了上將,兩位軍長也當了上將

三人同在一個兵團,司令員當了上將,兩位軍長也當了上將

在解放戰爭時期,有很多優秀的軍事將領四處奔波、奮戰到底,為人民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今天,我們說一說這三個人,他們曾同在一個兵團任職,在解放戰爭中並肩作戰,不僅是上下級關係,更是親密的革命戰友關係,後來兵團司令員當了上將,兩位軍長也當了上將,成為了一個美談。那麼,這三個人都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王震是湖南瀏陽人,很早就參加了革命,經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抗日戰爭中,王震率領的第三五九旅是八路軍的一個模範旅,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王震先後擔任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曾參加過宜川戰役、扶眉戰役、陝中戰役、隴東追擊戰以及解放大西北系列重要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在1955年,王震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

王震在擔任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的時候,手下有兩個軍長,一個是第一軍軍長賀炳炎,他是湖北松滋人,另一個是第七軍軍長彭紹輝,他是湖南湘潭人。賀炳炎和彭紹輝也是很早就參加了革命,經歷過土地革命和紅軍長征,立下了不小的戰功。而且,在早期艱苦而又激烈的戰鬥,賀炳炎和彭紹輝分別因傷截去了一條手臂。賀炳炎截去的是右手臂,而彭紹輝截去的是左手臂,因此他們都有了「獨臂將軍」的稱呼。

在解放戰爭時期,賀炳炎先後擔任過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副司令員、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第一軍軍長,跟隨兵團司令王震參加過宜川戰役、扶眉戰役、陝中戰役、隴東追擊戰以及解放大西北系列重要戰役。新中國成立之後,賀炳炎又擔任過青海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務。在1955年,賀炳炎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

而彭紹輝在解放戰爭時期,曾擔任過晉綏野戰軍第二縱隊副司令員,參加過晉中戰役、太原戰役等。在1948年7月間,彭紹輝的部隊被劃歸到第一野戰軍戰鬥序列,擔任第一兵團第七軍軍長一職,又參加了隴東追擊戰以及解放大西北系列戰役。新中國成立之後,彭紹輝擔任過西北軍區參謀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等職務。在1955年,彭紹輝也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

可以說,一個兵團出了三個開國上將,這在當時十幾個兵團之中,是絕無僅有。賀炳炎和彭紹輝能夠榮獲上將軍銜,這與他們在早期艱苦的革命鬥爭的巨大貢獻是分不開的,兩位將軍革命意志堅強,每逢戰事必定奮勇當先,一生受過很多戰傷,甚至丟失了一條胳膊,這樣頑強拼搏的精神值得我們現在的人去學習,讓我們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姑娘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解放戰爭時期,西北野戰軍四個兵團司令員,後來都是什麼軍銜?
解放戰爭中,王近山第六縱隊的三個旅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TAG:丁姑娘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