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致敬媽媽們:養育孩子是個「坑」,你可以裝作「洗泥浴」!

致敬媽媽們:養育孩子是個「坑」,你可以裝作「洗泥浴」!

剛懷上大寶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夢。

夢裡,我抱著一個小男孩,坐在高高的似乎總也走不完的樓梯級上。懷裡寶寶的笑聲,就像小鈴鐺晃動般歡快,他有著紅紅的小嘴唇,白皙的皮膚……「這孩子真可愛!」「真的像一個小天使!」我想,「我會成為幸福的媽媽的!」我又想。

寶寶出生後,我偶然看到藝術家薩拉·沃克說的一句話,她說,成為母親,就像是在你平常居住的房子里,發現了一間全然陌生的房間。

的確是「全然陌生」,可是,我怎麼越發覺得——就像跳進了「泥坑」?

這種感覺,是從我第一次堵奶那刻開始的。

兒科學會只告訴過我,母乳餵養的寶寶會很健康,可從沒人告訴過我,給寶寶喂母乳會發燒……

蒙台梭利也只告訴過我,寶寶會有手敏感期,愛撕東西,可從沒人告訴過我,我上廁所時只能對著包包里的一堆碎紙巾發獃……

兒童心理雜誌也只告訴過我,頭胎媽媽產後容易抑鬱,可從沒人告訴過我,孩子2歲了哄睡失敗,我也可能會抑鬱……

教育學家肯·羅賓遜也只告訴過我,98%的幼兒的想像力達到了「天才級」,可從沒人告訴過我,孩子會塗一團黑線讓我貼尋貓啟事……

心理學家班杜拉也只告訴過我,小朋友非常善於模仿,可從沒人告訴過我,孩子會穿著我的內衣,在客人面前玩過家家……

關係研究學家卡拉·格雷科也只告訴過我,孩子責任心越好,長大後家庭關係越幸福,可從沒人告訴過我,孩子會把我剛買回來的草莓,每一隻都咬一口……

雖然如此,可是我感覺生了孩子後,似乎……中毒了,而且還很深!

因為在一次活動上,有人問我:「你平時最喜歡幹什麼?」

「吹泡泡」,我答得毫不猶豫,所有人哄堂大笑。

所以,成為父母,是一場「自演自虐」的不歸路:

還沒生小孩前,看到別人懷裡的寶寶哭鬧撒潑,年輕的女人常常羨慕得不得了,「當媽媽好幸福呀」,一位新婚的朋友總是這樣說。

「好吧,這是上鉤的第一步!生了你就知道了。」

「生了會怎麼樣?」

「生了之後就像跳進了泥坑……你可以視為一團亂麻,也可以……視為在洗泥浴!」

你有時會被孩子們氣炸,有時會被他們感動,甚至有些時候,你會非常慶幸你生了孩子。無論是兒童研究者,還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們總是有意無意地透露這樣的「因果關係」:在孩子們年幼時,每一次你讓孩子感覺安全的時刻,就會增加孩子未來的人生幸福;每一次你專註在孩子身上的時刻,都會成為你未來無比珍貴的回憶。

就像一位老人曾經告訴過我的那樣:

她說,「人老了,孩子們都住得遠遠的,每天最大的念想,就是給門前的番石榴樹除草、澆水、摘芽……」

因為,每一次她蹲在番石榴樹下,就像回到了孩子們小時候。那一年,那一天,她兩個孩子在門前的土裡埋下了番石榴籽。沒多久,孩子們興奮地跑到她面前說:「媽媽,發芽了!」那樣子比吃了糖還激動。從此,兩個孩子每天給番石榴樹除草、澆水、摘芽……番石榴樹慢慢長大了,孩子們快樂地在樹下奔跑,玩過家家,也曾因為爬樹而摔破嘴巴,有時兩個孩子還在樹下打架,委屈地找媽媽評理……番石榴樹給她帶來了很多快樂的回憶。

所以,她每天最大的念想,就是給門前的番石榴樹除草、澆水、摘芽……每天如此!

看來,養育孩子真的是個「坑」,跳進去後一身「泥」,可你卻再也不想出去了!母親節到了,祝天下的母親快樂……

關鍵字:母親節、母嬰成長、親子情感、育兒方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二孩後一個「小開關」!孩子們變得相親相愛
小孩剪髮像「殺豬」?過來人:孩子愛上理髮的一些小做法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