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魯迅的「兩株棗樹」很啰嗦,我們寫是病句,但魯迅寫卻是經典名句

魯迅的「兩株棗樹」很啰嗦,我們寫是病句,但魯迅寫卻是經典名句

魯迅的「兩株棗樹」很啰嗦,我們寫是病句,但魯迅寫卻是經典名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名人效應,是指名人或公眾人物的行為、言語等引起人們的關注,往往會帶來重大社會影響。在這種效應下,人們很容易把他們所說的話不加分辨全盤接收。我們以魯迅為例,來介紹名人效應這件事。

相信大家對魯迅文章中的「錯字」不會陌生,高中時語文老師會告訴我們這是通假字,不算是錯字。這是真實存在的現象,魯迅生活的時代詞語缺乏標準,或者說當時標準與現今有很大差別。但是,魯迅在《秋夜》開篇的句子,後人產生了極大的爭議,有人說太啰嗦了是病句,可卻視為經典。

魯迅的「兩株棗樹」很啰嗦,我們寫是病句,但魯迅寫卻是經典名句

魯迅的原話是,「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如果這句話出現在初中生的作文開頭,很可能就是病句,老師可能直接修改為「在我的後院,可以看見牆外兩棵棗樹。」是不是因為這是魯迅寫的,就成為經典呢?

我們來做一個實驗,請大家閉上雙眼暢想一番,上面兩句話確實是有很大差距。魯迅是用動態的手法來表達,而而我們老師則是靜態描述。話說回來,魯迅真的是閑得沒上?「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明顯是內心憋屈說的話,這要從《秋葉》寫作背景來看。

魯迅的「兩株棗樹」很啰嗦,我們寫是病句,但魯迅寫卻是經典名句

此文寫於1924年9月,此時中國是北洋軍閥統治, 民主革命處於最低潮。同時,「五四運動」高潮退去,中國思想界產生了巨大分化,這讓魯迅苦惱不已,有「成了游勇,布不成陣」的感慨。也就是說,魯迅在這篇文章的每一句話都是精心設計的結果。

魯迅用開篇一句話,把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調奠定下來,看似啰嗦其實不啰嗦。有人說,明明是通過反覆委婉而不是直接的寫作手法,表達了當時社會死氣沉沉的氛圍,院子之外一切都是沒有生氣,所以才這樣寫。

魯迅的「兩株棗樹」很啰嗦,我們寫是病句,但魯迅寫卻是經典名句

這種寫法也不是魯迅的專利,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儒家經典《公羊傳》里就出現過,「霣石於宋五。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曷為先言霣而後言石?霣石記聞,聞其磌然,視之則石,察之則五……曷為先言六而後言鷁?六鷁退飛,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鷁,徐而察之則退飛。」

魯迅的「兩株棗樹」很啰嗦,我們寫是病句,但魯迅寫卻是經典名句

魯迅向來對自己的文章特別自信,當年他和學橫派論戰時,就多次指出對方的語法錯誤,「文且未亨,理將安托。」尤其在於梁實秋論戰期間,魯迅幾乎場場是開掛的存在,可謂是金庸小說里的孤獨求敗。看到這裡,大家還會認為魯迅在文章中犯低級錯誤嗎?根本不可能。

參考資料:《秋葉》、《魯迅文學特點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姿貌雄偉,為何畫像都是醜陋豬腰子臉?學者:滿清刻意抹黑
魯迅一生最大的論敵,但在魯迅病逝後,此人卻拒絕說魯迅一句壞話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