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小兒多汗,家長可按證型應用藥粥治療

小兒多汗,家長可按證型應用藥粥治療

小兒在安靜狀態下,如靜坐、靜卧、睡眠時,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出汗過多,甚至大汗不止,並伴有一系列異常病態,稱之為多汗症。多汗症臨床可分三種證型,應用藥粥治療,不僅患兒易於接受,且療效也較顯著。

小兒多汗,家長可按證型應用藥粥治療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表虛不固型

平時出汗以自汗為主,汗出以頭額、肩背部明顯,動則尤甚,平時還易感冒,易感疲勞,肢端欠溫,其舌質淡白,脈象較弱。


葯粥方:党參15克,白朮10克,糯稻根15克,大棗6枚,粳米50克,白糖適量。先將党參、白朮、糯稻根沖洗乾淨,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煮沸30分鐘後去渣留汁,再將大棗洗凈去核,粳米淘洗乾淨,共放葯汁中,先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至粥熟,加白糖調勻即可。分2次溫服,每天1劑。

■營衛失調型

平時出汗也以自汗為主,但表現為遍身汗出,微惡風寒,或伴有低熱,精神睏倦,胃納不振,唇舌淡白,脈象弱等。

葯粥方:黃芪10克,白朮10克,浮小麥20克,桂枝6克,大棗6枚,粳米50克,紅糖適量。先將黃芪、白朮、浮小麥、桂枝沖洗乾淨,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煮沸30分鐘後去渣留汁,再將大棗洗凈去核,粳米淘洗乾淨,共放葯汁中,先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至粥熟,加紅糖煮化即可,分2次溫服,每天1劑。

■氣陰兩虛型

平時出汗以盜汗為主,常兼自汗,汗出較多,形瘦神倦,還伴有心煩少寐,口乾,手足心熱,有時有潮熱,口唇淡紅,舌淡少苔,脈細弱。


葯粥方:銀耳10克,蓮米15克,大棗6枚,粳米5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柄後撕成小塊備用;再將蓮米用溫水泡1小時,與淘洗乾淨的大棗、粳米共放砂鍋中,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將粥煮至五成熟時,加入銀耳,繼續煮至米爛粥熟,加冰糖調勻即可,分2次溫服,每天1劑。

提醒:以上藥粥方請在中醫指導下使用。

(衛怡然)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適當多吃9種食物幫助緩解膝關節疼痛
治皮膚病只想到塗藥吃藥?按壓身體上這個穴位也有效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