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15歲當團長,27歲當軍區司令,犧牲後城市改成他的名字

此人15歲當團長,27歲當軍區司令,犧牲後城市改成他的名字

此人15歲當團長,27歲當軍區司令,犧牲後城市改成他的名字

文|布衣

上世紀初,中國農民長期受到地主和土豪的壓迫,辛苦一生種田,卻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解決,稍有反抗,輕則一頓痛罵,重則一頓毒打,而且還可能失去種田的機會。這種情況一直維持了很長時間,直至革命浪潮在全國席捲,農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紛紛起來反抗。

黃驊是湖北陽新縣人,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和兄長相繼病逝,只能跟隨嫂子生活,5歲時就開始從事勞作,體會了人間心酸冷暖。在給地主放牛時,黃驊經常受到地主的欺負,年齡稍微大些時他去了江西學木匠,對《三國演習》和《岳飛傳》里的故事非常入迷。

1926年,黃驊15歲了,他再也無法忍受地主和土豪的欺辱,主動參加了當地兒童團革命,由於表現突出,他當上了團長,儘管沒有走上前線作戰,但他站崗放哨,分發傳單標語,及時傳遞地主劣紳的情況,為革命立下了功勞。

1930年時,彭德懷的紅軍部隊來到了黃驊家鄉,黃驊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彭老總的隊伍,從一名司號員做起,一路走完長征,歷練成為一位傑出的紅軍指戰員。

抗戰打響,黃驊被安排到晉西南建立根據地,僅僅有了幾個月時間,就取得了豐厚的成果,1938年27歲的黃驊升任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儘管他已經是一位八路軍高級領導,但黃驊生活非常簡樸,經常與士兵一起吃野菜,與群眾同甘共苦。

1941年黃驊被調任邊區副司令員,邢仁甫為司令員,但邢仁甫生活腐化,而且貪腐了八路軍急需的糧食,滿足個人私利,此舉引起了黃驊的不滿,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黃驊向上級做出了彙報,邢仁甫被中央調離到延安學習,邢仁甫不敢去,不僅不加悔改,反而把責任都推脫到了黃驊身上,並想法設法除掉黃驊。

1943年邢仁甫以開會之名,將黃驊槍殺,隨後逃到了天津,當了一名漢奸。解放戰爭時,邢仁甫又加入了國民黨,1949年被逮捕,經審訊後被槍決。而黃驊因為戰功卓著,中央決定將新 海縣改名為黃驊縣,以此紀念黃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布衣談史 的精彩文章:

他關鍵時刻救了周總理,後竟神秘失蹤,女兒成影星,兒子當將軍
他是毛主席老領導,國民黨上將軍銜,投誠後官至副國級

TAG:布衣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