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1.5萬個老品牌,只有150個活得還行?老字號振興,還要一些加持

1.5萬個老品牌,只有150個活得還行?老字號振興,還要一些加持

5月10日是「中國品牌日」。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這個看起來比較小眾的節日,卻有特別的價值和意義。

提到中國品牌,很多人會懷念「中華老字號」,比如上海的鳳凰手錶、永久自行車、上海縫紉機——「老三件」串起的不只是一個時代美好生活的印記,更是傳統文化與產業文明的溫暖敘事。但這些年,名大店少,甚至有名無店,是不少老字號的尷尬境遇。

有研究者曾感嘆,「中國有15000個老品牌,有1500個還活著,150個活的還算不錯,但只有10個能夠稱得上活得很好。」一些老字號之所以沒落,很多時候並不是質量不行了,而是模式不行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從傳統的線下零售,到電商時代,再到以拼團、社交、線上選購線下體現相結合的新電商時代,老字號主要依賴聲名的舊模式,是難以跟上消費市場日新月異的發展的。

以上海回力為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擁有一雙上海「回力」是全國各地許多年輕人的夢想。連作家王朔都在文章中寫道,「這款鞋和軍帽一樣是小流氓搶劫的主要目標。經常看到某帥哥穿著『回力』神氣地出去了,回來光著腳,鞋讓人扒了。」1984年,中國女排更穿著「回力「贏得了奧運會冠軍,當年一年的「回力」銷售額就高達了8億元人民幣。這是「回力」的巔峰。

然而,火了幾十年的回力鞋,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卻逐漸黯淡下來。由於創新不足、競爭力不夠,到2000年,「回力」旗下的七個廠家全部宣布停產。誰都沒想到的是,經歷過破產和轉型陣痛之後,回力卻開始回血。2014年,「回力」更是進軍電商市場,依靠電商平台加持,漸漸把「回力」發展成一款網紅鞋。

可見,要重新釋放老字號的品牌價值,一方面需要企業自身不斷修鍊「內功」,捍衛高品質;一方面也需要注入新血液、新思維,同新模式實現嫁接。

《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 」行動的指導意見》就明確鼓勵「電子商務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不斷深化,網路化生產、流通、消費更加普及,標準規範、公共服務等支撐環境基本完善。」去年,北京市發布的《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 」行動的實施意見》,提出「推動北京老字號自建電商平台或入駐主要電商平台,打造老字號網上聚集區。」而在幾天前,上海市政府牽頭,本地新電商平台拼多多和光明乳業、冠生園、回力鞋等100家品牌聯合啟動「上海老字號新電商計劃」。另據統計報告顯示,從2015年開始,進駐電商平台的老字號企業數量每年都在大規模增長。

這種增長背後,有其自身邏輯。一方面,新電商在供給端和需求端的信息流優勢,可以降低老字號與市場的相互認知隔膜,喚醒消費者對老字號的文化記憶和情感記憶,穩定老品字型大小的聚合效應。另一方面,新電商平台的一站式報務優勢,也可以幫助老字號精準匹配市場需求,降低中間環節成本,從傳統的銷售渠道中走出來,提高老字號產品的流通效率。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4月,與新電商合作的上海老字號品牌月均訂單規模增長了近2.5倍,有的企業增長了將近4倍。而目前滬上180餘家老字號企業中,建立了電商營銷體系的還只有36家。可以期待,在更多老字號品牌得到互聯網新模式有效加持後,曾經璀璨的它們,會釋放出新的光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2019亞洲商務航展揭幕,各國商務飛機大比拼
在城市「綠肺」中張弓搭箭、百步穿楊,射箭世界盃上海站把景觀體育進行到底!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