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Red Hat正式發布OpenShift 4 專註可擴展性和自動化

Red Hat正式發布OpenShift 4 專註可擴展性和自動化

Red Hat今天正式推出了OpenShift 4版本,將其定位為面向混合雲的通用操作系統,是用於容器編排的Red Hat 版Kubernetes平台。

Red Hat正式發布OpenShift 4 專註可擴展性和自動化

OpenShift 4增加了廣泛的自動化功能,Red Hat稱這些功能讓管理員能夠在各種基礎設施中配置和管理大型容器集。最早Red Hat將OpenShift定位為一種平台即服務,三年前為了滿足企業越來越多採用容器和Kubernetes的需求,Red Hat對OpenShift進行了一次重大升級。

容器是一種可移植的、自包含的操作環境,支持很多不同的應用,而Kubernetes是一個自動化配置和管理的開源編排層。Red Hat表示,現在有超過1000家客戶在使用OpenShift管理容器。

管理更簡單

這次在波士頓舉行的Red Hat Summit峰會上宣布推出的OpenShift 4,專註於幫助那些使用多雲和本地平台的客戶簡化管理。現在升級容器的大部分流程都已經實現自動化,而且 也可以在簡化的控制台上執行很多基礎的管理任務,用戶甚至可以通過移動設備訪問這個控制台。

Red Hat高級副總裁、雲平台總經理Ashesh Badani表示:「Kubernetes面臨的一個傳統挑戰是安裝過程非常複雜。我們採用了一種容器優化的操作系統,集成了一鍵式的安裝和「空中下載」的升級方式。而且平台本身也能知道升級和自動擴展的需求。」

這個操作系統是基於去年Red Hat收購CoreOS獲得的CoreOS技術,繼承了後者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也針對由Kubernetes管理並由OpenShift啟用的自動更新進行了優化。

應用維護、擴展和故障轉移都可以由「Operator」來處理,「Operator」是Red Hat和其他自動執行特定管理功能的預打包代碼模塊。通過這次發布,Red Hat推出了OpenShift Certified Operators——收購CoreOS之後擴展的Operator操作框架,首批經過認證的Operator 羅列在了Red Hat於2月公布的類似應用商店的目錄中。

Red Hat產品戰略總監Brian Gracely表示:「Operator的優勢在於它運行在任何Kubernetes環境中都是完全相同的,不管是在內部環境還是在雲端,這讓獨立軟體廠商有動力接受這個框架。」

為了與專註於開發者的傳統保持一致,Red Hat融入了眾多旨在吸引開發者的功能,例如CodeReady Workspaces為構建容器化應用提供了一個集成的開發環境;OpenShift Service Mesh則將開源Istio服務網格控制器與Jaeger分散式追蹤和Kiali網格可視化結合到一個包中,針對基於微服務的開發。

此外Knative開源平台主要是針對無伺服器開發的,KEDA平台則是針對在由Red Hat和微軟共同開發的Kubernetes上部署無伺服器事件驅動容器的。

Red Hat表示,OpenShift 4適用於所有主流公有雲和私有雲平台、虛擬機和裸機伺服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聯想劉軍:三軍用命,引領中國智能變革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