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尿病是尿毒症的「禍首」,醫生:教你4招控血糖,遠離透析之苦

糖尿病是尿毒症的「禍首」,醫生:教你4招控血糖,遠離透析之苦

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一種較普遍的代謝性疾病,已然走入了千家萬戶,每個人身邊都至少有1-2個存在血糖升高的情況。糖尿病作為一種「社會性」疾病,與現在人們的生活狀態如工作生活壓力大、還有各種不良習慣比如飲食過於豐盛、運動跟不上、作息紊亂等都很大關係。

糖尿病除了是代謝疾病中的「焦點」,如今又多了一種身份,就是尿毒症的「罪魁禍首」,超越了慢性腎病成為了導致尿毒症的第一位因素。


糖尿病與尿毒症之間的「不解之緣」

不少人難以把糖尿病與尿毒症聯繫到一起,兩個「重量級」的疾病究竟有著怎樣的關係?

長期糖尿病會造成身體血管和神經系統的病變,且難以恢復,因此也會涉及到腎臟內血管的變化。主要表現為長期高血糖會導致全身血液流速減慢,腎臟內血流不充足,導致腎臟出現缺血缺氧的情況,加速細胞的纖維化、硬化。此外糖尿病患者多數還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的情況,會加重血液粘稠,導致腎動脈高壓,腎小球濾過膜受損,引起腎臟實質性病變。

腎臟功能受損難以恢復,再加上高血糖繼續「作祟」,難以徹底扭轉,長期發展下去經歷腎功能不全、腎衰竭階段,最終會進展至尿毒症。

糖尿病腎衰竭的發生率與血糖的高低有直接的關係,因此要遠離尿毒症,關鍵在控制血糖。關於如何長期保持血糖穩定,這裡給大家4點建議:

1、葯:除了堅持服用,還要學會用藥

對於無法通過管理飲食、運動來控制血糖的糖友,基本上都需要服用降糖葯,還要注射胰島素。不少糖友都能做到堅持服藥,但對於一些服用規則、注意事項了解的較少,往往導致難以達到藥效。

服用降糖葯要注意定時和定量兩個準則,根據不同藥物機制,有些藥物服用時間會根據吃飯時間來劃分,有些按血糖波動趨勢來服等,具體的用量也會根據血糖的高低、患者自身年齡、體質、併發症等情況來定。

比如二甲雙胍對腸胃刺激比較明顯,一般建議飯中或飯後服用,主要適用於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但是已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就要注意。了解更多藥物作用,對控制血糖更好好處,以防出現少吃多吃亂吃藥的情況。

2、食:合理飲食,控糖更佳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糖尿病高發的原因之一,因此糖友們要長期控制血糖穩定,必須改善飲食習慣。糖尿病飲食的基本原則為「低糖、低脂、低鹽」飲食,建議大家制定個性化飲食,不同病情飲食攝入量也有所不同。

主要注意三點,一是主食粗細搭配。精細的食物是現在的「主流」,攝入太多易引發肥胖、血脂高的情況,細糧含更多膳食纖維且碳水低,飽腹感強,有助於穩定血糖。二飲食結構葷素搭配。要減少肥肉、精細肉攝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三攝入量要合理控制。雖然要忌口,但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在意。比如水果攝入量,每天控制在200克最好,吃太多也利於控糖。

3、動:加速能力消耗,血糖更低

攝入過多的熱量,但運動卻跟不上,導致長期熱量蓄積就會引起血糖升高。因此保持適當的運動是天然的「控糖葯」,也是肥胖性糖尿病患者控糖必須要做的一項。適當的運動比如游泳、慢跑、快步走、跳繩、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最好,每周堅持至少五天,每天至少半小時。

4:樂:良好心態,血糖更穩

不良情緒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加速胰高血糖素的釋放, 因此糖友盡量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註: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心醫生聊健康 的精彩文章:

腎病的發生,逃不開3方面傷害,希望還未腎衰竭的你早點發現

TAG:知心醫生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