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忽必烈為什麼能在汗位之爭中戰勝阿里不哥?

忽必烈為什麼能在汗位之爭中戰勝阿里不哥?

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蒙哥在侵略南宋的戰爭中去世。當時蒙古人在歐亞大陸的多條戰線上同時進行著軍事行動,蒙哥去世的消息傳到各地後,蒙古帝國的對外擴張行動很快就停頓了下來。因為對於帝國的宗王們來說,眼下最迫切的問題不是開疆闢土,而是要參與到汗位之爭中。

忽必烈為什麼能在汗位之爭中戰勝阿里不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當時蒙古帝國汗位的主要競爭者有兩人,分別是蒙哥的四弟忽必烈和蒙哥的七弟阿里不哥。蒙哥生前從未公開指定過繼承人,但他曾暗示過幼弟阿里不哥有優先繼承權。正是這種模糊不清的表態讓托雷家族內部出現了分裂。一般在這種情況下,擁有強大軍事實力的領導者往往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圍繞著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間展開的汗位之爭不僅僅是托雷家族內部的爭鬥,同時也代表著蒙古帝國兩個主要派別的路線之爭。忽必烈代表的是傾向於漢文化,並且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包容漢人的蒙古人;阿里不哥代表的是堅定捍衛傳統的蒙古人,他們認為前者受到外來觀點的腐蝕。

忽必烈為什麼能在汗位之爭中戰勝阿里不哥?

蒙哥去世前,阿里不哥奉命留守首都哈拉和林。蒙哥死後,阿里不哥派出信使通知在南方戰場上的忽必烈立即返回哈拉和林選舉新的大汗。按照蒙古人的傳統,大汗去世後,各支宗王都要聚集到蒙古本部參加忽里勒台大會,並選出新大汗。因此阿里不哥的要求完全合情合理。

不過對忽必烈來說,返回蒙古本部卻不是個好辦法,因為那裡已經成了阿里不哥的勢力範圍,忽必烈一旦北歸,那就只能任憑對方發落了。此外,蒙哥生前曾暗示阿里不哥可能成為他的繼承人,因此許多蒙古貴族都有意擁護阿里不哥為新大汗,忽必烈在支持率上也遠不如阿里不哥。於是忽必烈對信使說:「吾奉命南來,豈可無功遽還。」忽必烈拒絕北歸有兩層目的:一是希望迅速擊潰南宋,以提高他在汗位之爭中的地位;二是避免自己落入阿里不哥的手中,到時候就沒得選擇了。

忽必烈為什麼能在汗位之爭中戰勝阿里不哥?

1259年的整個冬天,忽必烈都在指揮軍隊同南宋作戰,不過南宋軍民拚死抵抗,戰事顯然無法在短時間內結束。另一方面,阿里不哥已率軍向忽必烈後方的大本營開平城進軍。

1260年春,忽必烈放棄了對南宋的進攻,率軍返回開平準備迎戰阿里不哥。根據《元史》上的記載,忽必烈在回到開平後,許多宗王請求他繼承汗位,在經過三次象徵性的拒絕後,忽必烈於5月5日召開了一次忽里勒台大會,並被眾人選舉為大汗。可事實卻是,大部分蒙古貴族都沒有出席忽必烈召集的這次會議,因此他的當選並不被大多數人所認可。

不久,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宣布繼承大汗之位。如此一來,蒙古帝國就出現了兩位「大汗」相抗衡的局面。由於雙方軍事實力比較接近,因此兩軍雖然經過幾次交鋒,但誰也無法贏得關鍵性勝利。

忽必烈為什麼能在汗位之爭中戰勝阿里不哥?

當時蒙古帝國的三個主要汗國中,金帳汗國和察合台汗國都支持阿里不哥,只有伊利汗國的旭烈兀(托雷第六子、蒙哥的六弟)支持忽必烈。然而,當時伊利汗國和金帳汗國之間因對外高加索地區的支配權爆發了戰爭,所以旭烈兀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中亞這邊,對忽必烈在汗位之爭中所起到的幫助很少。

雖然在蒙古貴族階層中,忽必烈的支持人數不及阿里不哥,但他也有自己的優勢。首先是忽必烈的親漢舉動得到了當時大部分北方漢人的支持,這使得忽必烈可以充分利用中國北方的資源;其次是中原地區是忽必烈的勢力範圍,他可以通過封鎖這些地區來切斷阿里不哥的糧食供給。

忽必烈為什麼能在汗位之爭中戰勝阿里不哥?

在被忽必烈切斷了來自中原的供給後,阿里不哥只好從中亞的察合台汗國獲得糧食。然而,察合台汗國無法滿足阿里不哥無止境的需求,雙方最終反目成仇。因此在1262年以後,阿里不哥不僅失去了可靠的糧食來源,也失去了可靠的盟友,失敗對他來說已經只是時間問題。

1264年,絕境中的阿里不哥向忽必烈投降,長達五年的汗位之爭終告結束。

戰爭短期靠的是軍事實力,長期靠的是經濟及後勤供應能力。阿里不哥雖然在初期擁有更多的支持者,但由於缺乏穩定的物資保障,且無法在短時間內擊敗忽必烈。因此這場汗位之爭實際上從一開始他就註定是失敗的結局。

參考文獻:《元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金國為什麼沒能阻止蒙古崛起?一個致命錯誤導致無力回天
蒙古騎兵所向無敵,為什麼會在西征戰役中被馬穆魯克全殲?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