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津液多少影響健康!老中醫談四季的津液養生之道

津液多少影響健康!老中醫談四季的津液養生之道

如果體內的津液虧耗過多,就會致使氣血兩損;氣血虧損,同樣也可致使津液不足。津液的增多和減少,能直接影響體內的陰陽平衡,疾病也會由此而生。如發高燒的病人會出汗過多及胃腸疾患者大吐大瀉太過,都會因損傷津液而導致氣血虧損。所以中醫自古就有「保津即保血,養血即可生津」的養生說。

張仲景認為,津液主要有三種功能:一是有固守機體、防禦病邪入侵的功能;因為津液是人體陽明經的主要正氣,津液足則陽明固,而外邪無法侵入。二是在病邪侵入人體後,津液能驅逐病邪,阻攔病邪的侵入勢頭;三是津液可以修復由病邪造成的損傷,調和失衡的陰陽二氣。

張仲景的觀點強調了津液的重要性。津,口液也。陸佃《埤雅?芥》中曰:「今人望梅生津。」津液為人體流質,指血液、汗液、唾液、淚液等而言,日常中則習慣專指唾液為津液。

中醫認為,津屬陽,主表;液屬陰,亦稱陰液。津液與血、汗、小便、淚、涕、唾等都有密切關係。津液在經脈(經絡、脈管)內,即為血液,故有「津血同源」之說。津液可轉變為汗,可轉變為小便,也可轉變為唾液或淚液,如悲傷時號啕大哭之後,便會感覺口乾舌燥,此時就是津液已經大傷。

當人體津液不足時,就會出現口乾口、渴、咽喉乾燥等癥狀,這些現象都是由於傷了津液而出現。即使不在炎熱的夏季,出汗過多,也很容易出現上述癥狀。這時,可以用玄麥桔甘湯(玄參、麥冬、桔梗、炙甘草各等量)沏水代茶飲用,可清熱生津。

津液源於飲食水谷,並通過脾、胃、小腸、大腸等消化吸收飲食水谷中的水分和營養而生成,張仲景就在《傷寒論》提出「保胃氣,存津液」的養生原則,傳統養生中還有「漱津咽唾」的方法。在一部養生名著中就提到「津液頻生在舌端,尋常漱咽下丹田。於中暢美無凝滯,百日功靈可駐顏」,就是說每天堅持吞唾液,百日後就可使人容顏潤澤。

下面我們具體說一下四季的津液養生之道:

春季屬陽,天氣乾燥,應常吞口中津液,並保證水分的足量攝入。

夏季天氣炎熱,出汗多,很容易造成津液損耗過多,應適當多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波蘿、芒果、獼猴桃之類,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汘止瀉祛濕,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點醋,醋酸還可殺菌消毒防止胃腸道疾病發生。

秋季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秋分之後,雨水漸少,秋燥便成為主要氣候。此季容易耗損津液,發生口乾舌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因此,秋日宜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如泥鰍、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鮮山藥、梨、紅棗、蓮子等清補柔潤之品。

另外,中醫醫書記載,「蓋晨起食粥,推陳出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日清爽,所補不小。」因此,建議秋季早餐根據自身實際選擇不同的粥食用,如百合紅棗糯米粥滋陰養胃,扁豆粥健脾和中,生薑粥禦寒止嘔,胡桃粥潤肺防燥,菊花粥明目養神,山楂粥化痰消食,山藥粥健脾固腸,甘菊枸杞粥滋補肝腎。

冬季天氣寒冷,屬陰,應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祛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這樣反而會損耗津液傷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好中醫 的精彩文章:

生氣會禿頂!關於生氣你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
小腿粗的看過來!運動完不拉伸小腿,後果很嚴重!

TAG:北京好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