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歌需要越獄

詩歌需要越獄

5 月是「春暖花開,面朝大海」的日子,所以我喜歡5月的陽光,充滿生命的真實和平淡。

古人講「詩言志」,那是王權壓抑下的無奈,和體裁無關。文學作品說到底是對自我心理與社會形態的訴說,因此輕重是給被接受者的,和作者真的沒多少關聯。

一直喜歡古體的詩歌,也許是相信了隱晦,五言、七句就夠了,簡單的搞複雜了,那是自欺欺人,沒什麼用處。雖然有些看不明白,那也是自己的問題,怪不得詩歌本身。只是現代詩歌走遠了,趕不上節奏,象流行與古典的結合,唱出來有點難。

有人說:「詩歌,就像一個被判了無期徒刑的人,再也不會去思考自己與牢獄的關係。」我們這些喜歡詩歌的人,是否就是她的家屬,或是同監的獄友,只不過是有期限的。所以,我們需要思考,想著怎麼越獄,獲取自由。但是,結果發現這根本就是一場夢,因為詩人的定義已成為:我是在詩歌這座牢獄中降生的人!天生如此,人力何為?當習慣成了自然,自由也許就變得累贅,束縛了她的本性。詩歌也有權利,應該尊重她。

詩人出生在牢獄中,這是宿命還是一種狀態?詩人沒有答案,詩歌不置可否。

窗外明媚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和自由的權力,都在等待著她與她們的光臨,難道黑暗比光明更加美好?我們聽到「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是牢獄裡詩人的吶喊;我們說過「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這是被判了無期徒刑的詩歌的自戀。我們看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這是監獄的結論。

原來,詩歌正在成為一座牢獄,因為詩人寫出了世上最凄涼的作品——詩歌!詩人是孤獨的,詩歌是凄涼的,她們形影不離的透過牢獄的窗欄,體會自由的意義。

真正的詩人始終思考著一件事情:越獄!正因為我們被判了無期徒刑,越獄將成為我們第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越獄,是為了找到真理。因為我們相信,沒有誰是天生的罪犯,哪怕她降生在牢獄裡。

詩歌需要越獄,就象嬰兒一定長大,不然就是死亡。

詩歌需要越獄,因為詩人渴望自由,牢獄沒有感情。

詩歌需要越獄,只有真相得到澄清,生命才有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志法靈龜 的精彩文章:

TAG:養志法靈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