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完成這一項任務就是渡江第一功」:暗戰,從內部攻破江上堡壘

「完成這一項任務就是渡江第一功」:暗戰,從內部攻破江上堡壘

文 | 周渝

向來擅長從內部攻破敵人堡壘的中共一方,有什麼方法瓦解江陰要塞呢?策反,兵不血刃,從內部瓦解對手,但這並非一蹴而就的事,甚至必須放長線才能釣大魚。

解放軍的線的確放得很長。早在1946年春,當時擔任中共華中五地委組織部部長的唐君照接到他四弟唐秉琳和五弟唐秉煜寫來的信,內容為「我們在外跑單幫,小本經營蝕了本,做生意很難,希望回家做大生意」,這是暗語,意思是不想在國民黨軍隊幹了,想回解放區工作。唐秉琳和唐秉煜分別畢業於黃埔十期和十五期,都是中共早就埋在國民黨軍中的暗線。唐君照接到信後,當即向中共華中五地委書記營荻秋做了彙報,上級明確指示要他們繼續潛伏在國民黨軍中。

國民黨江陰要塞司令部舊址

潛伏下來的唐秉琳於1947年調江陰要塞任上校參謀處長,通過他的介紹,弟弟唐秉煜到了國防部三廳(作戰廳)任主管要塞工作的少校參謀;緊接著,唐氏兄弟的姨表弟兄吳廣文也在他們的運作下當上了要塞守備總隊總隊長。負責聯絡唐氏兄弟的也是唐家人,即唐秉琳的堂侄唐堅華。然而就在戴戎光上任的1948年6月,唐堅華在鎮江被捕,聯絡線中斷。中共立即改派吳銘繼任政治交通員,負責和唐秉琳兄弟的聯絡工作。吳銘上任前,華中公安處負責敵軍工作的江華告訴他說:「江陰要塞已有三位地下工作同志,即唐秉琳、唐秉煜和吳廣文,江陰城內已建立聯絡點,由唐仲衡負責,唐全家都住在聯絡點內……」

唐仲衡是唐秉琳的堂兄,共產黨員,他潛入江陰城內設立了固定的聯絡站,直接歸中共蘇北區黨委領導。不難看出,從這時起「唐家軍」已開始全面滲透江陰要塞。

1949年春,三大戰役皆以解放軍完勝告終,下一步就是渡過長江,佔領國民黨政府的首都南京。3月,華東局社會部第三室(情報室)科長王澄明接到一份密電,發電人為華東局社會部副部長楊帆,內容便是要對江陰要塞進行策反,要求王火速南下。之所以選擇王澄明來負責此事,也是因為在1948年的濟南戰役中,他在策反吳化文倒戈一事上進行得非常成功,對這項工作頗有經驗。王后來回憶說:「3月底,為了配合大軍作戰,我們劃歸10兵團領導,葉飛司令員在司令部親切地接見我。吃飯時,他直率地告訴我,是粟裕司令員親自點我參加這場戰鬥,我聽了大受鼓舞。」

中共一方對於江陰要塞策反工作非常重視,華中工委書記陳丕顯、蘇北指揮部司令管文蔚親自挂帥與葉飛對接,而葉飛下達給王澄明等人任務也非常明確:「基本任務是保持60里防區,控制三四個港口,不打槍、不打炮,迎接解放軍登陸。完成這一項任務就是渡江第一功。」

為了先將要塞炮台的一些關鍵部門掌握起來,王澄明建議多派一些骨幹過去。葉飛和政委韋國清選調了29軍的團長李干、營教導員徐以遜、陸德榮、王剛等四人來王澄明處報到。隨後幾天,王澄明開始對這些新到的幹部進行培訓,教他們如何應酬。甚至到了晚上,王澄明還要查鋪,以防他們晚上說夢話暴露了計劃。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才具平庸卻是納粹德國的實際操縱者,希特勒不得不和他進行交易
太平軍為救安慶制定完美計劃,但遇到「打死仗」的「曾鐵桶」慘了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