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自家航母尚未建造完工,印度迫不及待的準備開工6.5萬噸新航母

自家航母尚未建造完工,印度迫不及待的準備開工6.5萬噸新航母

環球網5月7日報道稱,印度計劃購買英國6.5萬噸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作為藍本,並以此建造印度自己的新一代航空母艦,如果計劃得以成功,則印度將一舉由如今的中型航母海軍一舉跨入重型航母(排水量超過6萬噸)海軍的行列,而整個印度海軍的作戰實力將會隨著大型航母的加盟而大幅提升。

印度1947年獨立以來,其海軍思想一直深受英國的影響,並且一直企圖以「大英帝國理所當然的繼承者」自居,企圖獨霸印度洋。為此印度在1957年就向英國訂購了「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並成為二戰後,亞洲首個裝備現代航母的國家。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工業技術,特別是造船工業技術極端薄弱,印度海軍一直以大規模購買方式來實現本國海軍的現代化,而其購買對象主要為英國和蘇聯/俄羅斯兩國。

目前印度海軍裝備的布拉馬普特拉級護衛艦,就是英國授權印度建造的護衛艦,而印度最先進的「塔爾瓦」級護衛艦則是購自俄羅斯;印度海軍目前數量最多的拉吉普特級驅逐艦(原蘇聯海軍61M「卡辛」級)是從俄羅斯採購,雖然德里級和加爾各答級兩型驅逐艦是印度自己建造,但是這兩型驅逐艦里里外外都透露著濃厚的俄羅斯風味,包括火控雷達、CIC、艦炮、反艦導彈、魚雷等多種武器都購自俄羅斯,只有艦載防空導彈和反潛直升機是西方產品。

憑藉這購買一招,印度對於周邊小國倒也確實形成了相當的威懾力,只不過這種威懾力的時效性實在太差。因為軍火貿易的特點在於,各國都不會出售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而是在新式武器出現後,才會把淘汰的上一代武器拿出來銷售。也因為這樣,印度最新從俄羅斯購買的「維克拉瑪蒂婭」號航母,進入印度海軍服役不過數年,在上周回港修整時突發大火。本次失火已經是該艦第三次失火:該艦在蘇聯時代因為失火而導致停航;在賣給印度後,在出航測試時,8台鍋爐中有6台在首次試航時就著火,整個軍艦由此失去動力;本次在印度港口自己先燒了起來,算是又「火」了一把。

雖然印度雖然立志自行建造軍艦,但是所謂的自行建造,不過是把各種原材料和設備買來,然後自行拼裝起來,再搭上「印度製造」的標籤,僅此而已。所以,我們看到印度3艘德里級驅逐艦平均建造周期超過7年,而最新的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平均建造周期為13年,而印度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如今已經反反覆復下水三次,但是距離建造完成依然遙遙無期……不僅是軍艦建造周期漫長,去年夏天印度造船廠遭遇大風,結果龍門吊被風吹垮塌,砸壞了正在傳屋內建造的印度「什瓦里克」級護衛艦,而這台龍門吊是印度船廠唯一的龍門吊,護衛艦被砸後,已經完全停工,因為印度已經沒有相關設備繼續建造該艦!

所以本次印度和英國談判,不僅僅是希望購買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圖紙,更希望連英國那台「歌莉亞」超大型龍門吊一起買走!因為只有這台巨型龍門吊才有能力建造6.5萬噸以上的航空母艦!據稱「歌莉亞」龍門吊原本是英國以1800萬美元從我國「振華港機」購買,如今使用多年,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都已經建造完畢,英國如今暫時用不上「歌莉亞」如此巨大的龍門吊,因此決定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印度,用於印度航母的建造,特別是後續的6.5萬噸大型航母的建造。

平心而論,印度能夠保持大國雄心,這一點確實值得欽佩,但是實際上俗話說「有多大腳穿多大鞋」的名言。印度自身工業幾乎為零,所有武器裝備,甚至連步槍子彈都需要進口以維持軍隊的規模和戰備,這就不免讓人有點哭笑不得。如今印度自身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尚未下水服役,印度就計劃開工開始建造自己的第二艘航母,而印度最終能否順利成功,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鋼鐵英豪 的精彩文章:

對美國的沉重一擊,英國宣布接納華為,德國對此表示十分讚賞

TAG:鋼鐵英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