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上是否有過一個獨特的「玉器時代」?

中國歷史上是否有過一個獨特的「玉器時代」?


· 壹 ·

1819年,丹麥學者湯姆森提出了其著名的關於人類社會歷史分期的「三段論」,即:

早期人類社會發展依次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

之後,這一論斷又經其他學者的發展和完善,比如將石器時代再細分為舊、新兩個時代,逐步成為全球學界的共識;

繼而寫入了歷史教科書,為我們大家所熟知。

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這種按照工具器質來劃分時代的方法,我們中國很早就有人提出了。

據古籍《越絕書》記載,春秋時著名鑄劍師風鬍子在與楚昭王的對話中,曾對中國上古時代進行了劃分,恰好可與上述「三段論」相對應:

「軒轅、神農、赫胥之時,以石為兵」——石器時代;

「黃帝之時,以玉為兵」——玉器時代;

「禹穴之時,以銅為兵」——青銅時代;

「當此之時(春秋戰國),作鐵兵」——鐵器時代。

這樣的分期方法,比丹麥學者早了2000多年,不能不讓人吃驚!

當然,風鬍子認為,中國在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之間,還經歷過一個「以玉為兵」的時代,即「玉器時代」。

這一點卻與今天人們的普遍認識並不相符。

那麼,我國歷史上究竟有沒有過一個「玉器時代」呢?


· 貳 ·

一直以來,人們對《越絕書》中風鬍子的這幾句「談話」,並沒有給予特別的關注和重視。

因為這似乎只是古人的觀點,而且應屬於傳說的範疇。

直到上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遺址大量玉器的出土,其數量之巨大、種類之豐富、製作之精美、工藝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

這就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中國歷史上可能真的存在過一個「玉器時代」!

一些學者應用考古發現和現代理論,闡述和論證了中國在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之間,曾經歷了一個以玉器為物質文化先進代表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玉器已從石器中脫離出來,不僅是當時人們財富與權力的象徵,而且還是人們製造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宗教禮器乃至武器的主要材料之一。

它被認為是中華古代文明的「起源時代」,而且「在世界文化史、文明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其年代範圍大致在距今5500~4500年間,即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所處的時代。

這個年代範圍,差不多也正是胡風子所說的「以玉為兵」的黃帝時期。


· 叄 ·

不過,「玉器時代」的提法,也遭到了一些學者的反對。

在他們看來,目前的考古發現,尚不足以支撐中國存在一個玉器時代的結論;

湯姆森的「三段論」,仍符合中國歷史的實際,且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義;

在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之間硬塞入一個玉器時代,是「不合適的」,「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對此,你怎麼看?

(獲取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古今神秘文化)

/End.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

別忘了點贊、轉發和關注哦!

~您的舉手之勞,

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神秘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中華神秘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