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退位時,清朝有12位鐵帽子王,他們沒有站出來反對嗎?

溥儀退位時,清朝有12位鐵帽子王,他們沒有站出來反對嗎?

清朝滅亡已經超過了一百年的時間,末代皇帝溥儀活到了新中國建立之後,因此溥儀給後人留下了很多珍貴的資料。清朝作為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朝的前期,發展的還是非常不錯的,可惜到了後期清朝就完蛋了。

時至今日,人們經常看到關於清朝的電視劇,在電視劇中經常出現一個詞,就是鐵帽子王。對於這個稱呼後人們肯定不陌生,只不過大部分人是不知道鐵帽子王是屬於什麼官職的。嚴格意義來說,鐵帽子王是非常厲害的存在。

在清朝時期,鐵帽子王的數量是非常少的,溥儀的父親就屬於鐵帽子王之一。清朝剛剛入關時,鐵帽子王的數量更是非常稀少,清朝初年,曾以軍功分封了八位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由此可見,鐵帽子王必須的有很多軍功的。

清朝後期,又以鞏固江山有功,陸續分封了四位世襲鐵帽子王。即使是到清朝後期,鐵帽子王的數量也只有12人而已,由此可見鐵帽子王來之不易。可是當溥儀提出退位的時候,這12位鐵帽子王沒有站出來反對嗎?

要知道這12位鐵帽子王對溥儀退位的態度,也就代表了清朝皇室對溥儀退位的態度。不可否認的是,對於鐵帽子王來說,溥儀的退位對自己的影響肯定是非常大的,這關乎著自己家族的利益。因此鐵帽子王肯定是不願意溥儀退位的。

這樣的情況下,出現了很多反對溥儀退位的人,比如說良弼、毓朗、溥偉、載濤、載澤、鐵良等人為首的清朝皇族,組建了宗社黨。宗社黨創立的目的就是反對溥儀退位,讓隆裕太后堅持君主政權,在這些人中,溥偉便是鐵帽子王。他是恭親王奕訢的孫子,承襲鐵帽子王爵位。

除了溥偉之外,還有肅親王善耆。此人也是清朝鐵帽子王之一。後來隆裕太后拿出退位詔書時,肅親王善耆還拒絕在上面簽字。溥儀退位之後,肅親王善耆想要幫助溥儀復辟,可是無論怎麼做,清朝都已經滅亡,其後的溥儀成為了傀儡。

清朝皇族的聲勢,也基本只能鬧到這個程度。當時的北洋軍根本不聽朝廷的調令,只聽袁世凱的調令。此時的袁世凱依然是手握實權,雖然他交出了內閣總理的位置,可清朝皇室成員依然沒有實權。某種意義上來說,北洋軍就是袁世凱的「私家軍」,只聽將令,不從君令。

沒過多久,宗社黨的首領良弼被刺殺身亡,此人一死,剩餘的人馬基本就成為了擺設。即便少數依然堅持的人,也無法再形成聲勢。在這之後,民國給溥儀擬定一份《清室優待條件》後,清朝皇族便不再抵抗。由此清朝已經沒有人反對溥儀退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古論今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謀士為何不能夠成為領導者?一個重要原因限制了他們,很現實
和珅死前寫了一首絕命詩,嘉慶皇帝看了之後,淡淡的說了一句話

TAG:談古論今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