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家長5件事:決定孩子走向歧路 或走向成功

家長5件事:決定孩子走向歧路 或走向成功

上一期中我們已經分析了,孩子要考出好的成績,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就是孩子的"心",佛教"心"的含義極其廣泛,我們暫時不做深入討論,但是從通俗的角度看,孩子的「心態」,也是「心」的一個方面。

有的家長給我留言說,難以理解孩子的「心」怎麼就能決定孩子的考試成績,或者這個「心」為什麼會如此重要。

我們拋開深奧的佛學哲理不去分析,但是,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事例來洞察其中的原因。

我們可以把孩子的成長必比作一架將要啟航的飛機,要翱翔在藍天上,就要有持續的、足夠的動力,正確的方向、適宜的機械構造等等許多條件。

第一,孩子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在大乘菩薩道中,最為要緊、最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所謂的「願」,如果忽略了這個願,就不能視為大乘菩薩了。佛教認為,一切唯心造,萬法唯識,身業、口業、意業三業當中意為主,四定也是以欲為先,因此大乘的菩薩行就是依仗這個「願」。

願不僅是進破魔軍的主旌,同時也是菩薩們進入佛地的前鋒,菩薩依照這個願修持,菩薩永不放棄地抱著這個願而成佛,可想而知,願是多麼的重要。

菩薩成佛尚且如此,何況對於一位學生來說,一生的成就、考試成績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同樣需要培養孩子樹立起人生的「大願」,孩子才有永恆的動力。

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如此之小,他會有願心嗎?懷疑,說明自己和孩子的交流很少,或者不注意觀察孩子的成長。其實,再小的孩子在起心目中也有一個最為仰慕的「英雄」,或通過看電視、或通過看漫畫、或通過教科書等等,他們幼小的心靈里那個偉大的、令人羨慕的、一心嚮往 的人物,其實就是孩子將來奮鬥的「願心」。

因此,作為家長平時就是引導孩子的「願心」,長期玩不健康的電子遊戲,有的孩子把遊戲中的殺人狂作為將來風斗的目標,後果可想而知。

第二,培養孩子願心的方法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有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就是樹立起自己的願心。但是,家長可以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最為重要的人生導師,因此,家長務必負起培養孩子「願心」的重任。

1、注意孩子的遊戲種類

孩子的童年生活中,尤其是現在這個信息化時代,與農耕時代、工業時代不同的是,孩子的接觸的信息極為豐富,沒有了權威的媒介,孩子可以任由自己的個性與喜好玩各種遊戲,殺人的遊戲英雄、血腥的殺人場面,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會留下深深的印記。因此,家長不能任由孩子的喜好,不聞不問,要關心孩子玩的遊戲是不是健康。

2、課外書籍要認真負責

家長要抽出時間,帶著他們到書店,或網上購買能引導孩子走向正確方向的書籍。讓孩子離開電子屏幕,看看紙質的書籍。書籍與電子信息相比,可靠的多,因為現在是自媒體時代,網路上的文章可謂「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也沒有權威機構來審核孩子到底應該看哪些文章。

3、密切關注孩子的玩伴

孩子的玩伴除了父母之外,可能與孩子的接觸時間比較多,對孩子的「影響力」不可小覷。有些時候甚至比父母的影響力還要大。因此,孩子和哪些同伴一起玩,這個同伴的行為、思想情況必須了如指掌,否則,不良的玩伴何有可能給給孩子帶入歧路。

4、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長期的熏陶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家長時常惡語罵人,互相打罵,孩子上行下效,也會逐漸感染相同的惡習與不良心態。只有家長在孩子面前慈悲、大度、寬以待人,時常教育孩子如何樹立遠大理想,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願心」。

5、帶孩子開拓視野

要每年抽出一定時間,陪孩子外出遊覽,到哪些健康的、有歷史底蘊的地方,讓孩子了解哪些偉人們是如何從小樹立理想,經過如何的人生經歷取得如此輝煌成就。

總之,培養孩子的「願心」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心靈」工程,不是花錢就能辦得到、不是突擊就能改變孩子的心靈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雨 的精彩文章:

造五逆十惡罪,還能往生嗎?
有道場表演附體,與菩薩對話等,是怎麼回事?

TAG: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