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你見過哪個一味付出的人有好下場?

你見過哪個一味付出的人有好下場?

當今社會,做什麼都講究一個投入回報比。

能看到明確的回報預期,才會放心地投入自己的時間、精力or Money。

工作或投資上這麼干,一般會被誇有長遠的眼光,可不知道為啥這事兒放到感情里,基本都會背上功利、不純粹的罵名。

我就不明白了,投入金錢都要盤一盤之後能收回多少利潤,怎麼投入較之更為珍貴的感情,就不能要求有回應了?

說句不好聽的,那些真信了感情就要不計回報一心付出,不講應不應該、值不值得的傻孩子,到最後你看幾個是有好下場的?

後台整理消息的時候,就有位老婆就給我哭訴過自己被各路雞湯洗腦,一心對某渣男付出的慘痛教訓,信了那些「只要你堅持,總有一日會感動他」的狗屁道理。

忘了他們在一起的紀念日,也沒準備禮物,算了他也沒多少錢能揮霍;被她發現微信、微博、陌陌、探探、積木、王者吃雞以及各種遊戲里都有疑似和別人曖昧的痕迹,安慰自己大概是太多心…

他的愛搭不理,在她眼裡成了自己需要更加努力的動力,傻逼兮兮地一步步實踐了張愛玲所說的「愛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

而事實給了她響亮的一個巴掌:從塵埃里開出的花,短命過曇花。

捉姦在床的石錘框框砸下,她只能含著淚拖著一身傷被遺憾滅燈,甚至都不能抱怨,畢竟是自己不聽那些逆耳忠言,非要一條路走到黑才落得如此下場。

喜歡一個人就會想要對他好,這點兒是沒錯的。

但是為了所謂的愛情毫無底線地付出、不求回報地投入,不懂得適可而止,也不知道審時度勢就大錯特錯了。

就像《延禧攻略》里佘詩曼飾演的嫻妃,前期各種沉浸在盲目付出的幻境里,把自己的一味投入當做絕美愛情,給自己洗腦真的愛皇帝愛到骨子裡,他開心就好不需要考慮自己。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願,就能變得簡單。

但她後來的黑化卻偏偏告誡我們別太高估自己,付出的時候誰都說是心甘情願,但真的沒有得到絲毫回報又不可能做到一點都不計較。

心聲不能抵達,怎麼付出都是偏差。

比起嫻妃的偏執,我更欣賞魏瓔珞的對一個人好,一定要讓他知道的付出回報觀,甚至有必要時還可以用上誇張的修辭手法。

「我付出三分,得讓他見五分,付出五分得讓他還十分,只有這樣才是公平公正,若一直背地付出,根本沒人懂得珍惜。」

水滴石穿的故事放到現實里並不現實,因為感動就投桃報李的事,少之又少,多的是越卑微渺小,越換來對方的輕視看低和冷淡疏離。

你越是無底線、無所求地付出,就越難以得到別人的重視,越容易被人輕易辜負,這個定律請謹記。

師傅:鳥兒喜歡樹,就成天為它唱歌,但樹是沒有耳朵的;花藤喜歡樹,就把它纏緊,慢慢就枯萎了。

一禪:好像有點兒傻…

師傅:付出就是這樣啊。

一禪:我懂了,付出就是挺累但沒啥用的東西。

這段出自《一禪小和尚》的小故事,總能在我快要深陷一段感情時及時敲響警鐘,讓我清醒看待自己的付出是否真的值得、是否值得我繼續。

對一個人付出太多、在意太多,就容易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交到對方的手上,他的一舉一動都能牽動你最敏感的神經,控制你的情緒,這其實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身處其中的你沒有意識到這種關係的可怕之處,心甘情願地交出自己的掌控權。

而當你的軟肋全數交到了對方手上,他哪怕只是拿一根細小的針,都可以精準地戳到你的死穴,讓你求生不得、求死無望。

人與人之間,若是想要保持長久而舒適的關係,壓迫、捆綁、奉承、道德捆綁式的自我感動通通都是錯誤選項。

有結果的付出才叫付出,沒結果的付出只能叫作代價。代價的慘烈與多少,全然不會由你說了算。

希望每個人都能明白,不是所有付出就會得到收穫,當然,也不是說付出就肯定得不到回報,就比如你想要一倍的奢望,或許換來的是Double的失望,一味地付出又不求回報的人,終究會如願以償的得不到任何回報。

如果可以,希望你愛人留三分,七分愛別人,三分愛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見情感戀愛 的精彩文章:

姐妹經歷失戀的內心活動,看到最後我笑了
抖音上6個最細思極恐的小故事,能看懂3個算我輸!

TAG:一見情感戀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