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讀《周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以及準備哪些典籍用於輔助解讀《周易》

讀《周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以及準備哪些典籍用於輔助解讀《周易》

《周易》是卜筮之書,是古人占卜的書,這毋庸置疑。但據近代考古發現以及通過對甲骨文和出土文獻的研究,我們了解到《易》有三:《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其中《連山易》、《歸藏易》失傳,且與《周易》最大的不同在於這兩易只有卦象、卦辭,沒有爻辭;《周易》卻有卦象、卦辭、爻辭。現今一般認為《周易》卦辭由周文王姬昌所作,爻辭由周公姬旦(周公旦)所作;但是我個人認為雖然卦辭可能由周文王姬昌所作,但周公有進行過修改;同時周公所作的爻辭,在周公故去後,其繼承者也有進行過微調,才最終定型。

戰國及之後,解讀《周易》皆用其玄,運用陰陽五行學說,運用卦的本卦、變卦、錯綜複雜卦,運用爻之間的「乘承比應」等各種關係,進行解讀,使其玄之又玄;讓普通大眾讀《周易》時一頭霧水,不明所以,進而導致即使近年國學興起,但此書還是遠離大眾,讀其者少之又少。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講過,《周易》成書之時僅有非常樸素簡單的陰陽學說;沒有五行學說,更沒有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是以解讀《周易》,了解周公所作《周易》爻辭的本義和原義,我們應該要拋棄陰陽五行概念,摒棄爻之間的「乘承比應」等各種關係。

我們要讀懂《周易》的本義和原義,還需要弄懂以下幾個基本點:

1、了解周公,了解其生平及功績;以及讀《周易》前做哪些準備。這也是本篇文章要介紹的內容

2、對於《周易》究竟講了什麼,有個基本的概念。

3、明白八卦,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坎為水,離為火,巽為風,兌為澤……要知道為什麼其代表這種自然現象。

4、明白《周易》乾卦為何以「龍」為象。

5、弄懂「用九」、「用六」兩爻辭真正的內涵及意義。

6、明白《周易》中「貞」的正確及準確的字義。

我們先來介紹周公其人,及解讀《周易》需要準備那幾本典籍。

首先,《周易》的卦辭有可能借鑒《連山易》、《歸藏易》兩易所作,但《周易》的爻辭是開創性的,沒有可借鑒的現成之作。那麼爻辭的內容是如何而來的呢?

作為「唯物論」者,本人不相信什麼「天生聖人」、「生而知之」、「託夢」等等,不相信《周易》所著內容是憑空而來。就現今所知所學,我們知道「藝術源於生活」,學術著作就是藝術創作。著作的素材源於作者的所知所學,以及其所處時代的生活即社會制度、社會現象。著作反映的是作者的觀察、所思、所想,反映的是作者的思想。

《周易》由周公旦所作,故《周易》反映的是周公所處時代的社會制度、社會現象,反映的是周公的所知所學、所思、所想,反映的是周公的思想。

要了解周公其人,了解周公所處時代的社會制度、社會現象,了解周公的所知所學、所思、所想,我們需要準備《尚書》、《周禮》、《詩經》、《甲骨文字典》。

一、周公其人、生平及功績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

《尚書·大傳》概括周公一生的功績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從流傳下來的歷史文獻來看,周公的主要成就為:一、軍事上兩次克殷,統一東方,建立以成周為中心的軍事中心;二、政治上確立了以宗法制度為核心的嫡長子繼承製和分封制;三、文化上制禮作樂,是周禮的集大成者。

周公制定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製和井田制。周公被儒家尊為儒學奠基人,被尊為聖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聖之一。《論語·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孟子首稱周公為「古聖人」,將周公與孔子並論;荀子在《荀子·儒效》中讚頌周公的德才;賈誼評價周公:「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於一身。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1、確立「天命觀」和「以德配天」為核心的新的神權理論

天命觀:也就是我們常講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信「天命」(老天爺)。「天命」,上天的旨意、命令。

周公將「天命」和「德」聯繫在一起,強調統治者要有「德」。「上天」把統治人間的「天命」交給有「德」者,有「德」者會得到上天的庇護;一旦統治者「失德」,就會失去上天的庇護,新的有「德」者便會應運而生,取而代之;「周代商」便是天命循環的體現。周公認為文王有德,故受天之大命,武王有德,故能克商。德的內涵包括敬天、孝祖、保民,既有宗教意義,也有倫理性質。《尚書·周書》中的「泰誓;武成;大誥;酒誥;多士」等多篇文章都講到殷商失德,天降罰於商;周有德而天佑之,天命歸周。

《尚書·周書》所載周公的許多言辭,都反覆闡述天命與德的聯繫,告誡周王和貴族、官吏要效法先王(周文王、周武王),不要失德,否則天命將墜,商朝的覆亡就是鑒戒;要求重視貴族及其子弟的政治道德教育、治術教育和勤政教育,要求「敬德保民」、「明德配天」、「明德慎刑」、「有孝有德」、「力農無逸」等,主張充分發揮「頌」、「誥」對貴族及平民的教育作用,並提出以治績考察、選任官吏的原則。力勸統治者要關注下層平民生活,周公先後寫給其弟衛康叔的三篇文告《康誥》、《酒誥》、《梓材》,就充分體現了周公的這一思想。

2、完善「宗法制」、確立「嫡長子繼承製」、建立「分封制」,實行「等級制」

周公把「宗法制」和政治制度結合起來,創立了一套完備的服務於周朝統治者的上層建築。周王是天下大宗,而諸侯對周王來說是小宗。諸侯在自己封國內是大宗,卿大夫又是小宗,這樣組成一個寶塔形結構,它的頂端是周王。西周時期大封諸侯,目的之一就是要組成這個以血緣紐帶結合起來的政權結構,周朝時期同姓不婚,周王對異姓諸侯則視為甥舅關係。血緣婚姻關係組成了周朝的統治系統,形成在宗法上的大宗、小宗之別。小宗圍繞大宗,卿、大夫拱衛諸侯國君,諸侯藩屏周王。再加上與異姓間的婚姻聯繫,構成龐大的血緣關係網。依據宗法制度的組織形式,周王既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統治者,又是全體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長。周王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廟的祭祀。

周公確立「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繼承製確立以後,只有嫡長子有繼承權,這樣就在法律上免除了支庶兄弟爭奪王位,起到穩定和鞏固統治階級秩序的作用。嫡長子繼承製是宗法制的核心內容。

建立「分封制」:周公攝政時期進行大分封,通過在取代商朝而進行統治的廣闊土地上,以分封的方式,用政治手段人為的建立經過設計的政治格局。每一個受封的諸侯國,都是周王的一個軍事據點,是周王的地方代言人,代周王進行統治。這些諸侯國對王室承擔著這樣那樣的義務,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軍事上形成對周王的護衛。經過大分封,形成了「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統治局面。諸侯國享有相當的自治權利,周王則通過對其執政卿的任命,和由周王直接派遣官員監國來實現對諸侯國的控制。每一位新的諸侯國君即位時,必須得到周王的冊命,他的身份才能得到正式的認可;諸侯國君還必須在固定的時間去朝覲周王。這樣就在政治上形成君臣上下之分,等極之別。

實行「等級制」:西周之前雖然有貴賤等級之別(貴族、國人、野人等),但西周時期周公又將貴族分成不同的等級,實行等級爵位制。王都內的貴族分為公卿、大夫、士三級;諸侯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級,諸侯之臣又有卿、大夫、士的劃分,各自遵守不同的禮儀規定,不得逾越,以此來維護社會的安定和秩序。

3、營建「成周」洛邑,實行「兩京制」的重大國家及軍事戰略布局,加強了周王對諸侯國、對天下的掌控

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後,開始營建洛邑,建成之後,西周開始實行著名的兩都制度(兩京制度),也就是首都和陪都制度。首都「宗周」即豐鎬二京,豐京和鎬京合稱「豐鎬」。周文王建豐京,周武王建鎬京;豐京是周朝宗廟和園囿的所在地,鎬京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也就是漢朝和唐朝時期的兩京:長安和洛陽)。

「成周」位於今洛陽附近,又稱為新邑、新邑洛,又分為王城和城周兩個城邑:「成周」,意味周朝大業已「成」。從地理上講,宗周處於西部邊陲,無法有效的控制從商朝手中奪取的中原地區,在地處中原咽喉的洛邑附近建立陪都「成周」可有效的統治殷商遺民。為徹底剷除殷商遺民的復國夢想,周公攝政時期將殷商遺民遷至城周,並駐守「成周八師」進行嚴密監視。同時駐守的成周八師,東可以控制東方各諸侯國家,西可以保衛宗周,南可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成周」洛邑成為成為西周時期政治、軍事、文化的中心,對鞏固周王朝的統治起了重要作用。

這樣西起周原,東至洛邑,即渭、涇、河、洛一帶皆為周王的王畿之地。西邊以鎬京為中心,是周人發祥之地,稱為「宗周」;東邊以「成周」洛邑為中心,是東方重鎮,也是保護宗周的門戶。

4、制禮作樂,是周禮的集大成者。

禮」強調的是「別」,即所謂「尊尊」;「樂」的作用是「和」,即所謂「親親」。有別有和,是鞏固周王朝內部團結的兩方面。禮所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尊卑貴賤的區分,即宗法制,進一步講是繼承製的確立。

尊尊」不僅要求在家庭內部執行,貴族之間、貴族與平民之間、君臣之間都要講尊卑關係,講秩序和等級。「親親」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互相愛護團結。其中,司法訴訟制度必須遵循宗法制的原則,訴訟首先考慮是否違反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在認為符合宗法制度之後,再來考慮罪行大小、損害輕重,決定刑罰裁量。《禮記·王制》說:」凡聽五刑之訟,必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以權之。」(《周禮》、《儀禮》、《禮記》是禮經的三部典籍,並稱三禮,被認為是記載了西周時期的制度禮儀規範的典籍。)

親親尊尊落實到最後,其目的就是要求任何人都遵守這種原則所確定的禮制,各安其位,不超越自己的地位等級,百姓做順民,百官做順臣,這樣國家就會長治久安。在這種思想下,選拔官吏要任人唯親,各種官位也都是世襲。到了春秋特別是戰國時期,這種原則被徹底破壞,到秦朝建立後,世襲制便被廢除,以任命製取而代之。

二、讀《周易》前需要準備的典籍:《尚書》、《周禮》、《詩經》、《甲骨文字典》

了解周公的思想,了解周公所處時代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社會風貌、社會生活,只需準備《尚書》、《周禮》、《詩經》、《甲骨文字典》這四本典籍足矣!《尚書》為主,用於理解周公的思想;《周禮》、《詩經》為輔,用於了解周公所處時代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社會風貌、社會生活;《甲骨文字典》主要用於了解西周初期的漢字字形、字義,漢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字形、字義在不斷的變化調整,字的今之義與先秦時期的字義有可能完全不同。

《尚書》:主要是讀《尚書·周書》中的內容。《尚書》古時稱為天子之書,是我國歷代統治者治理國家的「政治課本」和理論依據,是帝王的教科書;是中國最古老的皇室文集,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例如:

尚書·周書·召誥》:記載有周成王時期,召公前往洛邑,勘察建都基地;周公到洛邑,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其後周公發布了營建「成周」洛邑的命令。

尚書·周書·洛誥》:記載有「成周」洛邑初步落成時,周公舉行盛大的慶功大典;其後在新都洛邑祭祀周文王。

尚書·周書·多方》、《尚書·周書·多士》:記載有周公闡釋「天命」與「德」之間的關係,告誡殷商遺民;同時提出「敬德保民」、「明德配天」、「明德慎刑」等對殷商遺民採取思想、經濟、政治各方面的安撫政策。

尚書·周書·無逸》:記載有周公以殷商的滅亡為前車之鑒,告誡周成王要先知「稼穡之艱難」,不要縱情於聲色、安逸、遊玩和田獵。《無逸》開頭就講,知道種地務農的辛勞,才懂得「小人」。父母辛勤務農,而他們的子弟不知道種地的艱辛,就會貪圖安逸乃至妄誕,甚至侮辱他的父母說:「老年人,什麼也不懂。」這種不孝的話在當時是決不許講的。《尚書·周書·康誥》中還提到,對不孝不友的人要處以刑罰。告誡周成王作一個最高統治者要知道下層平民的隱情疾苦,否則就會做出荒誕的事情來。

《尚書·周書·費誓》:記載有西周社會的奴隸制,將臣妾(男女奴隸)與馬牛相提並論,均為特定主人的財產,逃跑了要捉住歸還原主,加以隱藏或誘拐的要科以刑罰。

總之尚書·周書》中出於西周的,有《牧誓》、《洪範》、《金縢》、《大誥》、《康誥》、《酒誥》、《梓材》、《召誥》、《洛誥》、《多士》、《無逸》、《君奭》、《多方》、《立政》、《顧命》、《康王之誥》、《呂刑》、《費誓》等多篇,以周成王時佔大多數。這十幾篇書記述了周初史事和政治情況,有重要歷史價值;同時對於理解周公的思想和了解周公所處的時代具有重要的意義。

周禮》:又稱《周官》,講官制和政治制度。世傳為周公(周公旦)所著,但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 。《周禮》雖非西周時期的作品,更非周公所作,但其中確實保存有大量西周史料。對於了解西周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諸制具有非常重要的輔助了解意義。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現存305篇(此外有目無詩的6篇,共311篇),分《風》、《雅》、《頌》三部分。《風》出自各地的民歌,是各諸侯國的樂調。《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是宗周地區的正樂。《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是宗廟祭祀之樂。《雅》、《頌》中的詩歌對於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的價值。《詩經》立足於社會現實生活,描述的祭祀、宴飲、農事是周代社會經濟和禮樂文化的產物,對時政世風、戰爭徭役、婚姻愛情的敘寫,展現的是周代政治狀況、社會生活、風俗民情,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尚書·周書》記載,《詩經·豳風·鴟鴞》為周公旦所作。《詩經·唐風》中的《蟋蟀》一篇與周公旦也有密切關係。

《詩經·豳風·破斧》是一篇管蔡等四國之民對周公讚頌的歌。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武庚、管叔、蔡叔、徐叔、奄國等叛亂(三監之亂)。周公東征,平定叛亂。管、蔡、殷、奄等四國之民因作此歌以讚美周公,描述四國之民生活在艱難困苦之中,終於有了轉機,有了希望,因為周公率兵東征平亂。這一篇詩文可以有力的用於理解《同人卦》「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詩經》中「國風」多篇詩歌從不同側面和角度反映表現各種婚姻情狀,綜合地體現西周春秋時期各地的民俗狀況,是了解中國古代婚姻史很好的材料,尤其是周公針對西周初年,世風日下,民間婚俗混亂不堪,為明德新民,整飭民風,制定的「婚義七禮」(也稱士婚義七禮)的理解(也就是中國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三書六禮」,簡單講就是人人都知的婚姻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例:《詩經·周南·漢廣》,《詩經·豳風·東山》,《詩經·豳風·伐柯》,《詩經·衛風·碩人》,《詩經·衛風·氓》,《詩經·齊風·南山》,《詩經·邶風·燕燕》等等,可以有力的用於理解《屯卦》。

甲骨文字典》:漢字演化歷史為:甲骨文、金文(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大篆(東周)、小篆(秦)、隸書(漢)、楷書(隋唐)、 繁體、簡體 ;越接近甲骨文,越保留有原始造字的本義。同時漢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字形、字義在不斷的變化調整,字的今之義與西周時期的字義有可能完全不同。西周時期的字主要是「甲骨文、金文」,甲骨文字典》便是用來了解某個特定的「字」在西周時期的字義

我在以前的文章分析過《乾卦》中的「龍、九」,《否卦》中的「匪、羞」,《屯卦》中的「寇」,《屯卦》中的「需」等等,西周時期的字義與現今的字義可謂相差極大。下面以《否卦》中的「羞」舉例:

否卦:六三,包羞。現在絕大多數解釋為「包容羞辱」,如果用甲骨文字典查查看的話,便知道這種解釋為大錯特錯。

羞:《說文解字》:「羞,進獻也。從羊,羊所進也。本義是「進獻」,同時因為進獻的是羊,羊在古時被認為是吉祥、美味之物,故又引申為「美味」之義,春秋時期「羞」寫法變更,有引申為「恥辱」義。

古代禮制規定,只有有權位的人才可以吃肉,平民百姓是不可以吃肉的。周代禮制(周公禮制)規定:天子食用牛;諸侯平時食用羊,朔月(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時食用豬、犬,朔月才能食用羊;平民只有重大節慶或祭祀時才可以吃肉。(PS:當時的王、公、貴族在每月初一的食物,較平日豐盛,稱「朔食」,食物規格也提高一等。)禮記·王制》:「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庶羞不逾牲,燕衣不逾祭服,寢不逾廟。」庶人無故不食珍:平民(小人)沒有特殊的事不能吃美味的食物。

綜上:做好上面的準備後,我們便需要對《周易》到底講了什麼,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大體的概念。下節文章便通過以上內容來介紹《周易:究竟講了什麼,講的是周公的治國理政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梓歸 的精彩文章:

TAG:梓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