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山兩大軍師,為何一個瀟洒似神仙,另一個卻下場凄楚?

梁山兩大軍師,為何一個瀟洒似神仙,另一個卻下場凄楚?

在《水滸傳》中,梁山泊有三個軍師,其中朱武是「參贊軍務」(副手,參謀),還有兩個則是兩個大軍師,稱為「掌管機密軍師」,分別是坐第三把交椅的吳用和第四把交椅的公孫勝。

這兩位可以說是梁山的核心智囊團,也是最好領導集團中的成員,但他們的結局我們卻知道,迥然不同,吳用最終自縊而亡,而公孫勝卻返回家鄉薊州二仙山,「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一個下場凄涼,另一個飄逸洒脫,為什麼他們差距這麼大呢?

其實這兩個人物其實很有意思,吳用可以看做是底層知識分子,而公孫勝則是「化外之人」,一個道士;但我們也不能簡單的就把知識分子的那種「忠誠,信奉孔孟之道的價值信條」和道士的「仙風道骨」都套在這兩個人身上。

你看看吳用打仗時出的那些主意,寫反詩套盧俊義,投盔甲賺徐寧;你再看看公孫勝,一個道士卻想著生辰綱裡面的金銀財寶,這都是些江湖伎倆…這兩人啊,其實也可以歸為一類——江湖人。

上了梁山了,自然是江湖人。

但,他們和一般的綠林好漢也不一樣,畢竟,讀書的和修道的個人價值信條還是有差別,所以看看他們在梁山的不同表現就知道了,吳用是跟著晁蓋一同上山的,但自從政治手段更高明的宋江上山後,便幾乎都是在宋江身旁出謀劃策,而且全力支持宋江的招安路線,最終宋江被奸人所害後,吳用也一同自縊。

本質上,這還是體現出一種舊的儒家知識分子的態度:他對宋江的忠誠,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一些大臣對君王的愚忠,同時他又懷有進入體制內的心思,不甘一直做強盜,所以才支持招安,但同時他也有些政治家的精明,很容易就看出宋江比晁蓋更值得依附。

而公孫勝則不一樣,他雖不能免俗,但對世事卻也沒有那麼執著,有了富貴之後,深知前途兇險的他便主動退出了,但他對梁山這個團體還是有感情的,梁山進軍遇到危難的時候,他同樣會趕來相助。

那麼,吳用難道不知道前景兇險嗎?以吳用的智慧,他當然是知道的,只不過,他的價值信條和公孫勝不一樣,雖然知道兇險,但也要去。

從劫生辰綱便能看出兩人的差異,公孫勝只是想要富貴,而吳用呢?還有著想干一票事業的心思。

畢竟,公孫勝可以潛心修仙,而吳用是不甘心一直做「村中學究」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唐朝時期的江西是什麼樣的,8府37縣都是指的哪裡?
古有精衛填海,今有精衛填坑,「當代秦檜」汪精衛的窮途末路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