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董其昌:學習書法朝著這8個字的方向走,1000年也不會錯

董其昌:學習書法朝著這8個字的方向走,1000年也不會錯

董其昌:學習書法朝著這8個字的方向走,1000年也不會錯

古人對書法的研究分析是逐步進行的,比如歷史資料所載的,"象"、"勢"、"法",以及後來的"骨力"、"媚趣"、"古質"、"今妍"、"天然"、"工夫",還有後來的"韻"、"意"、"情"等等,都是從書法的各個層面進行單獨分析的,但是,這些都是對書法的一個面的解析,要麼遵守法度(唐代),要麼直接寫意(北宋)。

明代書法家董其昌為了更加清楚地表現書法中的形神兼備之意,在《畫禪室隨筆》中表達了自己的主張:

大慧禪師論參禪云:"譬如有人具萬萬資,吾皆籍沒盡,更與索債",此語殊類書家關捩子,蓋書家妙在能合,神在能離。所欲離者,非歐虞、褚、薛諸名家伎倆,直欲脫去右軍老子習氣,所以難耳。

上面的這段話中有"關捩子"這個詞,它本身的意思是能轉動的機械裝置,如果放在當今,機械感測這個詞是很好理解的,但在古代卻很神秘,認為這是一個玄機關鍵。後來被運用到禪宗修行中,意思是指參悟奧秘的要訣。

在這裡,董其昌用禪宗修行的方法來解釋書法問題,並提出了書法中的"形"和"神"的思想,他提出的八個字:"妙在能合,神在能離"。這八個字與"形神兼備"的意思不是統一的,恰恰是相反的。"形神兼備"要求在學習書法時,既要做到形的相似,也要做到神的暗合。


形神兼備

形神兼備從字面上的意思是很好理解的,形象地說,就是指畫家畫出來的作品從形體、形狀上來看是惟妙惟肖、十分逼真的,這還不夠,從神情、神態上也是很到位,就好比見到這幅作品後,也能感受到作品中對象的性格脾氣一般,讓人十分叫好。

書法中的形神兼備是說,學習前人的作品既有形的相像,又從精神上受到到非常妥帖,說明書者在這方面是下足了很大功夫的。

對於書法藝術而言,人們提倡在始學階段,應當做到形神兼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出學習者的學習態度,還可以讓學習者從中感受到古人在創作作品時的各種狀態,從而獲得必要的技法能力。但是,面對創作時,卻要拋棄這種思想態度,因為創作本身就是一次創造,創造就是打破舊的,建立新的,如果仍然沿用舊的意思、做法去創造,那就相當於"嚼臘",失去自我。


妙在能合

"妙"是巧妙,就是說,學習書法的巧妙之處,就是要與前人的達到一致性,這裡的一致性是指字形、點畫的一致,相互吻合,相互統一,如果在學習書法時,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就無從前人的經典中取得有效的能力。就像禪宗悟道一樣,對關捩子那樣的奧秘是參悟不到的。

書法之所以"妙",妙就妙在某一個"機關"上,找不到這個機關,就無法尋找到那裡的奧妙,不論是書寫的技巧、用筆的方法,其實也就是在某一個地方隱藏著,只要善於觀察,用心體悟,總是可以發現並為人所用的,這就是"妙在能合"。


神在能離

"神"是書法中的精神氣象,每一種書體、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藝術精神,只不過各自表現形式、方法不同罷了。董其昌在這裡說"神在能離",就是說學到了古人的東西以後,還要捨得拋棄,即使和古人的字形很像,神情也很相似,這是不行的,要對這些神情做個捨棄,不然的話,你自己在哪裡,因為你寫的是古人,而你是你自己。

其實,這種觀點正好與蘇東坡、米芾等人的藝術觀點是相通的,他們認為,學習書法就是要在前人法度的基礎上,最終還是要"自成一家",有自己的書風面目,這才是學習書法的真正目的,而不是成為前人的"奴書"。

從書法藝術的角度來講,如果"形神兼備"是沿習前人的書寫思想,那麼,"妙在能合,神在能離"則是藝術創造的主旨思想,這正好符合幾千年來書法的傳統宗旨。我們經常所說的"寫字與書法"為什麼不是一回事,也許這裡就是二者的分水嶺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寫好楷書關鍵在這四個字
學習書法要會用「力」,看看書法中有哪些「力」

TAG: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