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於金石收藏者,可謂字字金針——《簠齋筆記》一則

於金石收藏者,可謂字字金針——《簠齋筆記》一則

於金石收藏者,可謂字字金針——《簠齋筆記》一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書淫

「銅絲細刷,可見字而甚有損;醋與梅水久浸,則成新銅,至劣。嘉興張氏(張廷濟,字順安,號叔未,晚號眉壽老人,浙江嘉興人,清代金石家。工詩詞,善書畫,精金石考據之學,富藏鐘鼎彝器、碑版書畫。著有《儀清閣題跋》、《儀清閣所藏古器物文》、《儀清閣集古款識》等)剔器之法雖善,而字邊銅之鋒鋩則仍失神,當詢之退樓(吳式芬,字子宓,號誦孫,齋號退樓、雙虞壺齋、陶家書屋,清代金石家、考古學家,善書畫,精鑒賞考訂及訓詁之學,富金石收藏,系封泥發現第一人。著有《捃古錄》二十卷、《捃古錄金文》三卷九冊兩部金石學巨著,與陳簠齋合著《封泥考略》系我國最早研究封泥之專著)而酌用之。或曰:以油浸之亦可。子母印不出者曾試之,器未試過。吳(式芬)與張(叔未)來往浹洽,張氏濃煎白芨膠拓法最佳,亦可詢之。拓勿惜棉紙,以器屬人拓,裁紙付之最妥。佳墨只是黑,反是。帛亦須絲圓佳者,棉勿令全濕,勿令包內棉有墨點。揉墨快則無之,有則須易其棉。包宜紮緊,手勿重,令包入字。為張氏曾拓字之人,必須訪見詢之。」

於金石收藏者,可謂字字金針——《簠齋筆記》一則

畫髓

以上陳介琪《簠齋筆記》一則,首言剔銅除鏽之法,次言椎拓之法。其語多精要,於金石收藏者,可謂字字金針,不可不知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世界名畫不光是色還有打動人的細節
山西新絳縣圖書館珍藏十二卷本(8~10卷)北宋潘師旦《絳帖》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