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微軟,IBM和英特爾剛萌芽期間的矽谷 組圖帶你回顧創造歷史的經典

微軟,IBM和英特爾剛萌芽期間的矽谷 組圖帶你回顧創造歷史的經典

本文由騰訊數碼獨家發布

蘋果公司高管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

矽谷並不總是應用程序開發者和風險投資家的代名詞,但確實吸引了不少人。在60年代之前,矽谷就有數十家公司在為企業以及政府開發硅晶體管。這個地方聚集了如此多科技巨頭並非偶然,位於帕羅奧多(Palo Alto)的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在培養許多對STEM感興趣的輟學CEO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STE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英文首字母的縮寫。

在技術人員、特斯拉進入以及地價飆升之前,矽谷曾經是成排的果園、軍事基地,以及不少的斯坦福大學畢業生的家鄉,這些高材生學習製造晶體管的技術。1968年至2000年初,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蘋果(Apple)、甲骨文(Oracle)和英特爾(Intel)等公司相繼成立。整個矽谷科技行業也逐漸成型。特別是雅達利(Atari)的arcade視頻遊戲和谷歌的搜索引擎,矽谷逐漸擴張成為真正的科技中心。

接著,我們就用一組舊圖,回顧一下矽谷在科技熱潮初期的樣子,以及矽谷的發展之路。

1、1968年,仙童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前僱員Gordon Moore和Robert Noyce離開紐約,前往加州聖克拉拉創建英特爾(Intel)。當時,英特爾只專註於製造內存晶元。Gordon Moore在2018年表示:「我之前曾向Noyce提到,我認為一些半導體存儲器是一個可能比較有潛力的市場,你可以在那裡創辦一家新公司。」

維基共享,來源:英特爾

2、Noyce和Moore是創立仙童半導體的八人。仙童半導體是一家製造硅晶體管的公司,以製造使電腦體積更小、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產品而聞名,這也是許多其他科技公司的起點。

美聯社照片/Paul Sakuma,來源:Business Insider

英特爾(Intel Corp.)名譽董事長、聯合創始人Gordon Moore與已故聯合創始人Robert Noyce合影留念。

3、上世紀60年代末,矽谷還有其他幾家科技公司。Moore記得這裡是一個「空間很大,車子比較少」的山谷地區,果園裡種滿了杏子、李子、核桃和杏仁樹。

Anne Cusack/洛杉磯時報,Getty圖片社

來源:Mercury News

2001年的聖克拉拉谷。

4、英特爾自1968年成立以來一直留在聖克拉拉。這是一張1996年的照片。

1996年的英特爾總部。

James Leynse/Corbis,Getty圖片社

來源:英特爾

5、在矽谷這個地方出名之前,IBM已經就在這裡了。IBM於1952年在聖何塞開設了總部。高級工程師Rey Johnson曾在IBM的一份業務通訊中說,他被告知兩件事:「將實驗室的人數控制在50人左右,並在IBM正無人涉足的技術領域進行研究實驗。」

1959年IBM的裝配線。

Bettmann/Getty圖片社,來源:Mercury News

6、這張2000年的航拍照片向我們展示了IBM在聖何塞的總部,以及IBM曾經在西海岸的第一個實驗室和該市最大的公司之一。

David McNew/Newsmakers,來源:Mercury News

7、如今,沙山路(Sand Hill Road)已成為分散在道路兩邊的風險投資公司的代名詞。這張1971年的照片展示了當時矽谷的沙山路。在當時,你花3.5萬美元就可以買一套房子,但現在差不多要300萬美元。

維基共享,來源:Zillow

8、1972年,Nolan Bushnell和Ted Dabney在加州森尼韋爾創建了雅達利。雅達利以其風靡一時街機Pong而紅極一時。雅達利甚至一度聘用了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當時年僅19歲的喬布斯加入雅達利,負責開發電子遊戲。

Nolan Bushnell,雅達利公司聯合創始人。

John Harding/生活圖片集/Getty圖片社,來源:紐約時報

9、2017年,Bushnell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雅達利的名字來源於日語中的圍棋用語,是即將獲得勝利時發出的吶喊。他說:「這有點像下國際象棋。」曾經,雅達利是全球領先的電子遊戲公司,年收入達數十億美元。沒過多久,遊戲市場就接近飽和,1983年的一場電子遊戲大崩潰,雅達利損失了數百萬美元。

1983年的一家電子商店展示了雅達利的許多家用遊戲機。

Bettmann /Getty圖片社,來源:紐約時報

10、1976年,史蒂夫·喬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在加州洛斯阿爾托斯創建了蘋果公司,這裡是喬布斯兒時的家,蘋果公司的總部換過很多地方,但這個小小的車庫是其中最不知名的,也是巨頭蘋果公司的起點,儘管他們並沒有在那裡製造電腦。這個地方在2013年被指定為保護地點。

蘋果公司成立的地方。

Dino Vournas/美聯社,來源:Mashable, Business Insider

11、1984年,蘋果發布了麥金塔電腦,當時用戶界面最友好的電腦之一。

1984年,史蒂夫·喬布斯和蘋果公司總裁John Sculley與麥金塔電腦合影留影。

Marilyn K. Yee/紐約時報/Getty圖片社,來源:Business Insider

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John Sculley執掌蘋果時,蘋果經歷了一些波折。喬布斯離開後,聯合創始人Wozniak賣掉了他的大部分股份,但公司的System 7操作系統確實取得了成功。

12、蘋果公司於1993年在Infinite Loop開設了自己的專賣店,但直到1997年才成為其官方總部。

2000年的蘋果總部。

David McNew/Newsmakers,來源:9 to 5 Mac

13、公司佔地85.6萬平方英尺,有六座相連的建築。據報道,當喬布斯1997年回到蘋果公司時,他對總部的外觀設計有些不滿。該公司前房地產副總裁Dan Whisenhunt說,「這棟建築建成時,他不在這裡,他也沒有設計所有權。」

2000年蘋果總部。

David McNew /Newsmakers,來源:Wired

14、蘋果公司的第二總部,也是目前的總部,建在一個曾經是惠普的地方,由於其圓形的銀色外觀,被不少人稱為「宇宙飛船」(The Spaceship),喬布斯甚至在去世前三個月向庫比蒂諾市議會提交了這個計劃。

YouTube/Matthew Roberts,來源:Wired

15、在科技繁榮時期,這是一個頗受歡迎的地方。Buck』s Restaurant位於伍德賽德。多年來,老闆Jamis MacNiven表示各種各樣未來的百萬富翁都在他的餐桌上吃飯。

Buck的主人Jamis MacNiven(右)在伍德賽德的他的餐館裡。

Bryan Chan/洛杉磯時報,Getty圖片社

來源:Mercury News

如今,許多大型科技公司創建的總部已成為旅遊景點。

16、矽谷並不總是技術人員和各種科技公司的總部。然而,這張1978年聖克拉拉科技園區的照片向我們展示了這個地方的開放、豐富和美麗。

Daily Mirror/Mirrorpix/Mirrorpix,Getty圖片社

來源:Vox

17、上世紀70年代,矽谷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那裡的齒輪頭工程師賣給晶元給需要的人,作家Leslie Berlin在2017年表示,她的書《麻煩製造者》主要描寫的是1969年至1983年間的矽谷。

Daily Mirror/Mirrorpix/Mirrorpix,Getty圖片社,來源:Vox

18、在不到12年的時間裡,電子遊戲行業誕生了,個人電腦產業就這樣誕生了。就像大爆炸一樣。

在矽谷的一家工廠里,工人們沿著傳送帶組裝電腦晶元。

Ted Streshinsky/Corbis,Getty圖片社

來源:Vox

該地區擁有悠久的STEM產業歷史。

19、斯坦福大學,尤其是其研究所,在科技熱潮之前就有培養創業型工程師的悠久傳統。許多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後來都創辦了價值百萬美元的科技公司。

1997年的斯坦福大學。

Eric Sander/Liaison

來源:Vox,Business Insider

Berlin說,當像她和別的斯坦福大學歷史學家要求公司交出公司備忘錄、照片和視頻時,他們不會拒絕。

20、但在科技繁榮之前,矽谷以生產火炮和軍事基地而聞名。NASA的Ames研究中心和Moffett Field於1939年成立,後來成為谷歌總部(Googleplex)的鄰居。

加州山景城的鳥瞰圖,攝於1987年。

Smith Collection/Gado/Getty圖片社

來源:Business Insider

21、從谷歌總部(Googleplex)到Facebook總部只需要10分鐘的車程。這張1984年加州門洛帕克的衛星圖像顯示了後來成為Facebook總部的地點。

圖片中間的空白區域是Facebook總部的所在地。

Smith Collection/Gado/Getty圖片社

來源:Business Insider

22、這是現在的Facebook在門洛帕克的總部。在接下來的兩年里,該公司計劃在其現有的站點後面擴展並開設一家雜貨店、零售店、住宅和辦公區域。

Facebook總部的鳥瞰圖。

谷歌地圖,來源:Vox

23、當時被稱為軟體開發實驗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s)的甲骨文(Oracle)是矽谷成名之前的公司之一。1977年,甲骨文公司簽約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創建與其同名的Oracle資料庫程序代碼。

1996年,甲骨文聯合創始人Larry Ellison。

William Stevens/Gamma-Rapho,Getty圖片社

來源:甲骨文

24、1989年,甲骨文的總部在舊金山以南約25英里的雷德伍德市開業。

谷歌地球,來源:Business Insider

25、然後是谷歌,隨著個人電腦的日益普及和互聯網的誕生,1995年,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在斯坦福大學的一間宿舍里創建了谷歌,當時被稱為BackRub。

谷歌聯合創始人Larry Page(右)和Sergey Brin

Getty圖片社,來源:Business Insider

26、1997年,當兩人消耗了斯坦福大學太多帶寬時,他們搬進了未來谷歌員工Susan Wojcicki位於門洛帕克的車庫。

Justin Sullivan/Getty圖片社,來源:Business Insider

27、谷歌很快就開始發展擴張,車庫已經很滿足不了他們了,兩人於1999年搬到了帕洛阿爾托的一間辦公室。四年後,谷歌搬到了現在的總部,谷歌總部(Googleplex)。

谷歌,來源:Business Insider

28、在前40年里,矽谷吸引了成千上萬有抱負、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技術愛好者。不斷有新的工作崗位。但有人說泡沫將會破裂,甚至一些樂觀主義者也會對科技行業的未來感到悲觀。

2000年的矽谷。

David McNew/Newsmakers,來源:紐約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酷玩探索家 的精彩文章:

索尼國際攝影獎都頒發給了這些照片 看看你的攝影技術都差在哪裡
黑客帝國已經問世20年 許多科學家仍相信人類生活在虛擬現實中

TAG:科技酷玩探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