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那些年,窗前全是過客

那些年,窗前全是過客

編者註:自5月7日起,我們滿族作家關捷先生在本平台開闢【關捷美文】專欄,將陸續給我們提供佳文,在此表示感謝。

已經發表的有5月7日發表的《【關捷美文】早春第一畫面》。

5月8日發表的《【關捷美文】紅燈心照》。

5月9日發表的《【關捷美文】猜想彼得舅舅的遺作》。

那些年,窗前全是過客

不覺又想起小時候,我坐在窗前寫作業。窗外的樓下,是一條寂靜的小街。因為是二樓,因為寂靜,所以,我能聽見街上的腳步聲。然而,太寂靜了,似乎不大有人從這裡經過。

屋裡只有我,家裡的大人什麼時候回來,我不知道。應該是晚上吧,或者是很晚的時候。反正他們沒有準時過。

我耐心地寫著,儘管不知道寫到何時是個盡頭。牆上有幅宣傳畫,畫的是兩個紅領巾,在扶一棵將要被風吹倒的樹。講的是做好事的故事,一個是男孩一個是女孩,和我一樣大小。我看他們,看得太熟,他們也不理我。

窗前樓下的小街,只偶爾開恩似地傳來腳步聲,我驚喜地趴窗去看,大都是勿勿地一掠而過。偶有緩慢的,不是一對老夫妻相互攙扶著遠去的背影,就是一個老人踽踽獨行的步態。看上去,那麼讓我絕望。

我特別想聽腳步聲離我這邊越來越近,然後再聽到門鈴聲,那就更好了。

可是,沒有。

那時,我就十分想念我的姨媽,想她給我買的巧克力,想她給我買的小人書,還有一雙小皮鞋。想到這份兒上,我還會放下作業,到玩具盒子里找出她給我買的一隻毛絨絨的小老鼠。記得,那是五歲的時候,姨媽送給我的。因為我是屬鼠的,所以我當時還頭頂著小老鼠的腦門,說了一句「鼠見鼠!」

我真的太希望從窗前看到姨媽健美的身影,然後按門鈴,然後,走廊里響起她有力的腳步聲,然後,我大叫著去開門……

若干年後,我請姨媽在八馬路上的一家酒店吃飯。席間,我突然問道:「二姨,那些年,你為什麼不來看我呢?」

姨媽放下筷子,想了一會兒,忽然,眼圈兒紅了。她說:「我不是沒去,是去晚了。我去的時候,一敲門,出來的人不是你。那人不耐煩地說,搬走了。這時,我才知道,你們被趕到了鄉下。我就回遼陽了,在火車上我一直哭,擔心你,擔心你們全家……」

我想起來了,姨媽說的是1969年哪。

文章完

作者關捷像

作者簡介:關捷,瀋陽日報記者,中國作協會員。遼寧作協理事。一級作家。著有長篇報告文學《人民藝術家李默然》獲第八屆遼寧文學獎;長篇報告文學《鐵血軍魂—180師在朝鮮》獲第九屆遼寧文學獎;長篇報告文學《日本,你必須還我天道》;長篇歷史小說《順治遷都》,與阿里影業簽約拍攝電視連續劇。新華社、《光明日報》丶《中國青年報》丶《讀者》雜誌重點報道的新聞人物。鳳凰衛視鳳凰大視野主講嘉賓。百集視頻《康熙定台灣》目前正在十大平台滾動播出。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老北京諺語里的「京采育,怯馬橋,不開眼的青雲店」是什麼意思?
八旗里的包衣到底是什麼意思?

TAG:富察春兵 |